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我站在天地之中

  • 作者: 原野山林
  • 发表于: 2018-08-20 16:31
  • 字数:5468
  • 人气:1819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1
  • 分享:

1.

中国人早就开始了对宇宙形态的观察和探索。

“天圆地方” 是中国人的早期宇宙观。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在方形的地上要有一个中心,那里是阴阳交会的地方,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王者要在天地之中建都,才能统领四方。

在历史记载中,“周公姬旦用土圭之法,在阳城测土深,正日影,求得地中”。这个阳城就在现在的河南登封一带。

2010年7月3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大会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地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9处世界遗产。

进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有8处11项建筑,分别代表着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类主导文化,是科学、教育和信仰体系的物质见证。其中:

东汉时期的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是中国最古老的国家级祭祀建筑典范;

太室阙和中岳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建筑格局最全面的代表;

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嵩阳书院是中国最早的传播儒家理学、祭祀儒家圣贤和举行考试的书院,是已经消失了的书院文化的载体;

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和会善寺,是不同时期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纪念碑,千余年来,它们影响了广大范围内的宗教建筑形制。

因为这里是“天地之中”,登封及嵩山一带成为了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中国文明起源的中心和文化荟萃的中心。也正是因为这里是“天地之中”,中国古代礼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纷纷来此朝拜圣山、祭祀山神,传经、讲道,并在此建立核心基地。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值得去看的地方。

我们原计划要在春分之日去游览“天地之中”的观星台,主要是想看在春分之日的日影是怎样的、测影线又是怎样的。可是天公不作美,春分之日下雨了,不能看日影和测影线了,只好改变计划!

直到农历的十月十五,我们一行三人才得以前往观星台。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7.5公里的告成镇,曾经是夏代阳城的所在地,观星台就在那里。

观星台占地面积5550平方米,南边遥望箕山,北面、西面是禅宗圣地的嵩岳太室山和少室山诸峰。观星台的整个院落坐北朝南,共有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测景台、大殿、观星台、螽斯殿七进。山门两侧的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星台留古制会合阴阳交雨风”,

山门对面有一座照壁,照壁正中嵌着一方石刻“千古中传”,

对联和照壁形象地歌颂了院内的周公测影台和观星台,高度概括了它们的作用和价值。


2.

走过垂花门进到一个院子里,迎面所见便是那著名的“周公测景台”石表。

“周公测影”说的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周武王灭商两年后病逝,周成王继位,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摄政。武王的另一个弟弟管叔企图执掌王权,于是不仅散布“周公将不利于成王”的流言,还和蔡叔一起煽动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以及东方诸国叛乱。周公姬旦果断决定东征。经过长达三年的分化瓦解和军事打击,东征胜利结束,不仅平定了叛乱,而且也扩大了周朝的疆域。

西周的首都镐京,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而河洛地区物产丰富、文化发达,并且是殷商统治多年的地方。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个地区,乃至于更好地统治四方,周公姬旦决定向东迁都。

迁都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在那个十分盛行占星术的时代,定都必须拿出点“风水吉地”的依据。

周公不仅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在天象历法方面也颇有建树。他的依据是星宿分野说,在天上北极星是众星之王,号称“天帝之星”,位于天的中央,那么与天象相匹配,地上的都城也应该建在地的中央。因此,周公姬旦要用立竿测日影的办法求得“地中”,以此来寻找天下九洲的中心。

《周礼》有这样的记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阳阴之所合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于是,周公姬旦立圭表测日影,经测定,阳城(今登封东南告成镇)为“天下之中”!从此周朝西有镐京,东有洛邑,政治势力不仅彻底渗透到殷商旧地,而且也实现了“统治四方”目的。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的何尊铭文,印证了这段历史。文曰: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段话的大意是成王到新建成的陪都洛邑举行祭祀,向武王之灵禀告,已实现了在“天地之中”建立国都的目标,可以更好地统治民众了。

周公当初使用的是木表、土圭,立竿见影,垒土为圭。现存的“周公测景台”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由天文官南宫说仿周公旧制改建而成的纪念石表。

这座石圭石表通高3.95米,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是方形的石座,上小下大呈锥台体,名曰“圭”,高约1.965米;上部为长方形石柱,名曰“表”,高约1.956米,合唐开元尺子的8尺。石表北面距石座上面北边沿37厘米左右,约合唐开元尺1.5尺。“八尺之表,夏至之日,影长一尺五寸”,从而算出当时测影所在地的纬度为34.3度,这一天的影长正好与石座北上沿的长度吻合。石座下部四周看不到影子,好像这一天无影。在石座背面有一幅后人题刻的对联:“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周公在“天地之中”使用圭表之法,不仅“求地中”而且“验四时”。也就是把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又称“日短至”),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又称“日长至”),把两个日中日影长相等的日子,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因此,周公测影台也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

在“周公测景台”北面,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建造的观星台,距今也已经有730多年的历史了。

观星台是“圭表”测影仪器的改良,是郭守敬的一项重要发明!它突破了“圭表”旧制,将传统的八尺表改为四十尺的“高表”测影,又运用针孔成像原理发明了“景符”,运用“高表景符”使得测影更加精确。

观星台的核心部分由台身与石圭、表槽组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台身上那凹槽直壁和台下南北长31.19米的“石竿”,凹槽是“圭表”中的“表”,而那“石竿”即测量日影长度的“圭”,又称“量天尺”。

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屋通高12.62米。台上各边长8米多,台下各边长16米多,台四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在台身北面,设有两个对称的出入口,筑有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簇拥台体,使整个建筑布局显得庄严巍峨。

台顶两端小屋中间,由台底到台顶,有凹槽的"高表"。台的北壁正中,有一个直通上下的凹槽,其东﹑西两壁有收分,南壁上下垂直,距石圭南端36厘米。在凹槽正北是36块青石平铺的石圭(俗称量天尺)。石圭居子午方向,通长31.196米,宽0.53米,南端高0.56米,北端高0.62米。

郭守敬通过登封观星台以及其他26个天文观测点,经过几年的辛勤观测推算,终于在公元1281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2425日,合365天5时49分12秒,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一秒不差,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期相比仅差26秒。

今天观星台的珍贵,在于这种“仪表”在当时领先于世界;在于它是中国实施时间最久的历法《授时历》和著名“四海测验”仅存的见证物;在于它又一次验证了2000多年前周公测影所得“地中”的正确性、所得“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四个日子的准确性。

3000多年前周公测影已经是非常遥远的过去,即便是《授时历》在今天也早已经成为了“旧历”,只有那1200多年前的周公测景台和730多年的观星台,还活着!它们告诉我们曾经的历史,曾经的辉煌。


3.

在历史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天地之中”逐渐超越了单纯的地理方位概念,又添加附着了许多政治内涵和人文色彩。夏商周之后,似乎只有“天地之中”成为了正统,不据此地则名不正、言不顺。这种思想和认识长期影响了后世的许多朝代。

先说皇权对“天地之中”的景仰膜拜吧。

根据遗迹与传世文献记载,黄帝曾经来到嵩山“与神仙会”; 从秦汉到明清,有73位皇帝曾经巡访嵩山。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周皇帝武则天冠盖古今的嵩山封禅大典。她连续三年登上嵩山峻极峰,筑坛祭天地。尤其是公元698年第三次封禅,她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在祭坛旁投下一枚除罪金简,向神灵申述了她一生的追求,祈求宽恕自己的过错。一代女皇,一位杰出女人的感恩、祈福、孤独、恐惧,在她权利的巅峰,在她的晚景逼近的日子里,她的心理依托竟然是“天地之中”的中岳嵩山。

再说儒、道、释等诸家主流文化在“天地之中”的交流激荡和彼此砥砺借鉴、相互促进吧。

首先,这些不同的主流文化,都以各自不同的表达形式追述着周公测景以定“天地之中”的往事,《唐嵩岳少林寺碑》曰:“正气居六合之中”;《会善寺戒坛记》曰:“嵩高得天下之中也”,都清楚地交代了嵩山的居中位置。还有许多后世的碑文石刻,譬如宋《中岳中天王庙碑》载“昭昭岳神兮,镇于寰中”;金《重修中岳庙碑》载“据天地之中央,行之正位”;元《中岳投龙简》载“阳城天地中,坤灵奠神岳”;明《天中阁记》曰“嵩位在地中,而天中亦在焉”,都是对嵩山、河洛的“天地之中”予以的铭记。

其次,“天地之中”,从方位上说,就是上天和大地的中间。在宇宙之间,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中的“中”字指的就是人类。于是“居中为尊”就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观念。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道学经典,“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冲气以为和”是其第一要义。在道家看来,“中”即为“度”,要知止知足,行为要有节制限度,治国应该爱惜民财。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首次把“中”与“庸”连为词组,提出了“中庸”的概念,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宋代理学家程颐给“中庸”下的定义是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强调不偏不倚的“中”是永恒不变的定理。

东汉末年传入中国的佛教,经过印度龙树祖师的“中观论”和六祖慧能“坛经”的“中”化,融成了完全中国化的大乘禅宗。它的核心观念是“中道”。虽然佛学各派对“中道”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把它当作教派的最高真理,与真如、佛性并提。

嵩山地区是三大教派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由于三派的学术都以“中”、“和”相通,因此,彼此虽有纷争但从未发生过宗教战争。隋唐以后,三教的学者力推道、儒、佛“合一”;到了宋代,程颐、程颢二兄弟在嵩阳书院创立新儒学,集三教之大成,进一步突显中和理念,在实现三教合一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数千年来,中和这一主旨和追求,已经沉淀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成了思想和言行的主导。

嵩山这个集大成之地,不仅有三教的思想与理念的交流激荡,三教的建筑代表作品也在此汇聚并得到了真实保留。

少林寺是佛教的禅宗祖庭,大乘胜地。嵩山至今尚存佛寺30余座,充满着佛教文化氛围。

中岳庙、崇唐观、崇福宫、无极洞等建筑则是道教发展的重要见证。

儒家在嵩山最好的体现首当嵩阳书院。这个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曾荟萃了程颢、范仲淹、司马光、朱熹……等大儒在此执教。

还有少室阙、启母阙和周公测景台、观星台,它们是礼制和科技在此地的真实保留。

这一个又一个不朽的建筑,构成了一部嵩山河洛地区上下2000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是中华民族先民们宇宙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

在这个建筑群里,随处可以看见“中”字,那是中华民族在人文方面对“天地之中”的崇拜和认可!


4.

站在“天地之中”,环顾观星台,仰望湛蓝的天空……

遥想那8处11项建筑,那凝聚着华夏先民们智慧的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的巍峨建筑……

再想想那更久远的辉煌文明——洛阳孟津,龙马负图出河,华夏文明最早的印记;洛阳偃师,二里头那“华夏第一王都” ……

还有传说中的夏禹时代,那个建都立国之地阳城……

对于这些久远的辉煌文明,我只有倾心的顶礼膜拜!

据说,早在三皇五帝的邦国时代,嵩山附近河洛之地就是邦国联盟共主的活动中心。那个时代的先民们崇拜上天的力量、崇拜大自然的力量,他们观星量天,求得北极星为“天中”。在他们看来,要想统领四夷、阜安万民,就必须“居天下之中”建都立国,因为天中与地中是相对应的地方,也是王者与上天沟通以达“君权神授”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嵩山河洛一带的阳城、洛邑。

可以说,“天地之中”孕育了中国!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孕育、萌芽、发展、定型的地方。

有许多人都不认可古代的星宿分野说,认为那是迷信。可我倒认为,在那个大自然的力量远远大于人的力量的时代,也是“天”的力量远远大于人的力量的时代,像天、则天、顺天、应天,与“天”保持一致而力求天人合一是大智慧,而观星量天建立星宿分野或许就是那个时代最尖端的“科技”!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的力量逐渐强大,从受制于“天”到与“天”抗衡再到人已胜“天”,“与上天沟通”的说法越来越显得幼稚甚至更像是迷信的说法了。

即便是不那么必须“顺天、应天”了,“天地之中”的观念还是得到了确认,嵩山地区因为居于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古华夏族建都于嵩山周围一带,在四方之中,故称中华。

后来,“中”的概念也从嵩山河洛地区发展到了全中国的整个疆域,“天地之中”观念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上得到了无限的深化和延伸,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而且在历史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天地之中”逐渐超越了单纯的地理方位概念,添附了许多政治内涵、人文色彩。

也正是这个概念,使中华民族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夏商周到秦汉唐宋,再到元明清,无论是哪朝哪代,无论历史如何变迁,维护统一是汉民族和其他各民族一致的理念,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一面大旗,也正是在这样的大旗之下,汉民族与各族人民一起,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辉煌,也必定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