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云梦山!云是自然景象,梦是鬼谷仙气!

  • 作者: 原野山林
  • 发表于: 2018-07-14 21:13
  • 字数:6235
  • 人气:2282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云梦山出名,在于它奇特的十里断崖式地貌;云梦山扬名,在于它是战国时期鬼谷子修炼、授徒的地方;云梦山让我向往,是因为我一直崇拜鬼谷子先生的名气;云梦山为什么叫云梦山?这也是我一直想去那里看看的动机与动力。

云梦山!云是自然景象,梦是鬼谷仙气。崇山峻岭之中,隐幽着王禅老祖精修之地。日月云海之中,见证了王禅老祖炼丹修行之旅。盘踞龙脉之上,静修水帘洞中。采风太阳洞内,卧思月亮洞中。穿梭于云海之上,采气于云雾翻腾。登高玉树临风,下谷操练丙丁。

再细细观察,用心聆听,系统思索......

我发现:在云梦山中,处处展示着阴阳五行之法,处处是八卦踪迹显灵,处处与“道”相关!放眼望去,仙气自生,老子青牛,老祖讲经,一脉相传,循环无终......


1、

站在鬼谷子神像面前,看看昔日古迹,觉得环境决定一切就是真理。因为那时的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就躲在这深山之中,净修学艺。他们生活简单,没有电视、没有汽车、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更没有红袖招女郎。就这么一个深山峡谷,就这么几个阴冷洞穴,就这么风餐露宿,就这么与世隔绝。最终他们终于悟透鬼谷子思想部分学说,一旦下山,一举成名,东征西战,赫赫战功。只是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前提下,各自修为不一而终,而他们的成败在王禅老祖看来,一切都是因果,一切都是定数,一切都在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结论之中。只是由不同的人演绎不同的历史角色罢了。

当历史文献与现实场景结合之后,见物思人的追忆就显得实实在在。历史让我们看到立志成事,立志卫国,立志办好一切事情的范例。所有这些都是在不停的告诫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学会舍得。比如舍弃亲情、舍弃情感、舍弃各种物质享受与精神诱惑、舍弃别人不能舍之舍。只有这样你才能达到老祖说的那样,有我无我,忘我知我,至纯至正,达到道法自生的净修之境。由此看来,参悟全在自悟,解易就在自知,修心既是悟道,志坚万事能成。

看看云梦山各种修炼之洞穴,天然模样,无修无饰,极尽自然。我想当人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读书,还用头悬梁锥刺股吗?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而且有高师指点,最终坚持下来,我想你不想成功都不行,因为你已经走上了水到渠成之正确轨道。

我以前常常把孙子、孙膑、鬼谷子无意间混为一潭,今日看来《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鬼谷子》捭阖之术,其实都是当时动荡年代南征北伐的历史产物,它们虽有相似之处,却又背景不同;虽然都是兵法,仍有侧重之处;有的侧重术术精要,有的则侧重道之渊源。说到底这都是中国本土历史文化之精髓,是老子思想精髓《道德经》某些经典论据的拓展与应用。

鬼谷子捭阖理论,其实就是开天辟地之说,天元混沌,才有了一生二,二生四,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之说。而它们的根永远在天元,在天地合一,阴阳平衡,在日月轮转。其实大自然一直在不断的提醒我们盈极则亏的道理。只是在普通人眼里,已经习惯于这阴晴圆缺的观瞻,在他们眼里,无论月亮如何变化,月亮还是月亮,太阳还是太阳。可是在老祖眼里,这就是“易”中的物极必反,乐极生悲,阳光普照,普渡众生的揭示。难怪有人说,佛法有三界:看山是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而最后的观看,就是老祖王禅之看,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邃探究结果。

老祖重道而轻术。因为道为天、为大,包罗万象,无所不能及也。老祖把道比作天上的阳光,说成白色,而我们知道白色乃是七彩组合之结果,我们更知道,阳光普照,三阳开泰的结果。相比之下,术技渺小矣!因此无论孙膑、庞涓,还是张仪、苏秦等等,虽然各个下山惊天动地,国之栋梁,可是就他们那点点墨,在自己老师鬼谷子面前,真可谓九牛一毛。我想这就是道与术的关系,这就是本与末的关系,这就是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这就是中国道学说的基本要义----阴阳五行。


2、

我以前只知道有老子的《道德经》,说的是五千字,五千年,骑青牛,出“函谷关”。这次云梦山之行,在“八卦城”王禅大殿内,竟然看到鬼谷先师背后赫然刻着《天德经》字样。这让我眼前一亮,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顿觉不虚此行也。

《道德经》与《天德经》内容差别在于什么?所讲内容侧重什么?这都让我好奇万分。于是我就向大殿内师傅求教:我想请《天德经》应当如何呢?答曰:可购,三本一套,分别是:鬼谷子《天德经》《玄妙真经》《安心真经》,每本五元,共计十五元。

拿到三本我新认识的经书,心中窃喜,远不知在这地广人稀之处,还能有此意外之收获。因为对于一个求知若渴之人来说,每每发现一种全新的知识,就会欣喜若狂。这倒不是此刻缺少定力,而是满足了平生读奇书、遇奇人、做奇事之夙愿。

我喜欢读书,特别是读历史名人的著作。我喜欢中国的周易八卦,特别是对八卦诠释的高谈阔论。我喜欢中国朴素的辩证法,喜欢胜极则衰,物极必反的判断。我喜欢中国阴阳五行理论,喜欢通过种种推演阵法得出不同结果的艺术论断。今天我无意中得到鬼谷仙师的《经书》,懂与不懂,学习以后再说,因为高人自然有高屋建瓴之能,我即使跟着他在认识上稍稍沾上一点光,我想自己对某些领域的认知上也会前进一大步。

云梦上有中国古代“第一军校”之称。鬼谷子曾经有500多学生。这个数量虽然抵不上孔子3000学子之数。可是鬼谷子在战国时期培养出来的几个优秀学生则各个能抵上千军万马了。由此看来不管是鬼谷子教学生的排兵布阵,还是他传授的纵横之术。论智慧与质量,数千年历史中无人匹敌。这就是我为什么始终向往、追求鬼谷子老祖思想的一个主要原因吧。现实中人人都想成名,可是最终出类拔萃者寥寥。今日拜读老祖经文得知,那就是众人因术失道,因小失大所致。当然更是很多“能人”自以为是,“歪批三国,曲解周易”,妄自尊大,肆意妄为的结果。

老祖曰:八卦有“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之分。“先天八卦”为道,为自然规律,是千古不变之规律,其意在天,在道,在无极,在归一。“后天八卦”为人,为人心思聪之演绎,因此它善变,多变,因为人心不虚、不静、不纯、不正。所以“后天八卦”只有在与“先天八卦”爻意重合之时,人们才能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前者本质就是“三阳开泰”、“普渡众生”;后者则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前者恩泽宇宙万物,后者为我独尊排除一切。这一大一小,一公一私。就注定了前者无增无减,永恒不变,万古永存;后者翻云覆雨,你杀我伐,江山轮坐,战火不断。人类社会一次次的风云翻卷,地覆天翻,就是这两种八卦交叉演绎的现实结果。

鬼谷子《天德经》曰:心易相通。易就是心,心就是易,一以贯之。那么如何知道心易相通与它们是一码事呢?那就是从心的修炼开始,从静心开始,从脱俗开始,从戒掉一切欲望开始,从彻底脱离凡事心魔开始。当人们的心境到了空虚无碍之时。那么先天八卦,纯正轮回,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这时只要你能顺应天意,顺势而为,天下之事就像四季轮回一般,又有何难呢?当今之人,所以一叶障目,关键是名利心太重,处处事事,我字当头;利益面前,当仁不让;这样就破坏了原来的自然和谐发展的节奏,迎来的只能是内讧与对抗,消耗与杀戮。要知道任何人为的夺取对方生命的行为,都是违背天意之举。那么这样的行为就会受到天谴,受到相应的惩罚,说到此我们还不明白为什么在很多时候,虽然我们强势,可是到头来还是事与愿违的原因吗?

道家最讲究顺应天意,因此他们努力的顺应“先天八卦”去饯行做事。至于《天德经》中描绘的“南天世界”。我想我们知道有这种说法就是了,且不必过于深究。大道之大在于恒久,人生之短,在于我们只能活那么几十年,与之相比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只不过是宇宙长河的一瞬罢了。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努力研习、参悟我们现在是处在“先天八卦”的那个方位,那个时段。然后再去与时俱进,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我想鬼谷老祖也做的是同样的事,所以给自己一个很好的愿景,然后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教书育人之事。最终让自己思想与睿智,从他的得意门生身上体现出来,并且让他们用自己的命运去诠释的淋漓尽致。看看孙膑与庞涓,看看苏秦与张仪,看看毛遂自荐的出处。这个真是一树开百花,花色各不同。而根就在鬼谷老祖!这种借力打力,成就大业的做法,本应该就是“先天八卦”无限轮回中,相生相克之必然所在。其实这就是一种大智慧,我不知道鬼谷子500学生之中,就只有那么十几个人参透了他的悟道真谛了吗?


3、

道教是中国苯教,集中国传统文化于大成,统领中华民族于万年,其根在老子《道德经》,用之典范在鬼谷子,发扬光大在鬼谷子的《天德经》!

老子《道德经》开篇即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为天地,包罗万象;名非常名,定位灭踪。其气势之宏大,囊括宇宙天地,其博大精深,深邃之源,难以穷尽矣!因此人们研究《道德经》、探讨《道德经》、阐发《道德经》、使用《道德经》之要义。然而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认为学习最好的典范,不是孔子,更不是孟子,而是鬼谷子王禅老祖是也。

道教之道,天地合一,含义老聃诠释,符号《周易》八卦之说。一元开天,阴阳相配,相生相克,循环无端。由此基础滋润,百花争艳,万物争辉,根在天然。道就是自然先天八卦,一切变化均在其中,能与不能全在自悟,这就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之大道之理也。

现在人们敬畏老子《道德经》理论,觉得高深难懂,不敢越过雷池半步,生怕毁了自己的虚名。因此研究者众,理解者寡;纸上谈兵者多,能够使用者少。历史验证,只有王禅老祖,鬼谷名号,纵横与圣人理论之中,创新与实战检验之上,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真理,于是成就了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在继承、发扬、广大老子《道德经》理论的基础上,成就了自己《天德经》体系。至于他传授的捭阖之术、纵横之术、兵法易理等等,只要你看看鬼谷子所骑青牛,其道家一脉相承之道彰显矣。

玉有五德:“稳则宽厚,仁也;表里一致,义也;音舒声远,智也;硬折不挠,勇也;白净无瑕,洁也。”这仁、义、智、勇、洁。被鬼谷子借用月玉皇大帝之一点灵光,照耀三千无量世界,其意深也。鬼谷子《天德经》是他授业布道之基础,由此派生出大气恢弘的“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之解析说辞。至于他的《鬼谷子》14篇,他的天书来源、他的兵法战法、他的纵横之术,他的捭阖理论。其根源都在易学,都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变幻无穷之中衍生。因此我说他继承了老子《道德经》的理论,又加上了自己的志愿与抱负,结合了当时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培养出一批替自己实现远大抱负的学生。

云梦山鬼谷子隐居在青龙谷宝地,因此这里道气自生,阴阳平衡,环境幽静,是非常好的静修理想之地。道讲静修,讲虚空祛欲,讲究断绝外来一切诱惑之源。否则不能专一,不能潜心静修,不能深思熟虑。来到这里,不用讲解员讲解,一切历史建筑,各种历史陈设,早已告诉你该知道的一切。身历其境,你会深深体会到环境造就人才的巨大作用,王禅祖师把这样的布局叫做风水学,并且十分强调这样的地理天时对人们思想修炼,行为发展有着决定成败之作用。由此延伸,我们再看看云梦山上的古栈道、日月洞、藏云洞、大草原,孙膑、庞涓、鬼谷子等隐秘深山的各个修炼洞穴遗址,就会让你深深的体会到,知行合一,静中生灵,虚空意念,返璞归真是什么境界了。这真是“书山无路勤为径,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实写照呀!

鬼谷子讲究知行合一,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他在云梦山居住半个多世纪,纵观鬼谷,有道场庙宇,有学习环境,有练兵栈道,有布阵草原,有对弈较技,有净修内视,有日月采气,有十里断崖。这些实物基础,最终历练成出山能打仗,纵横可倾国,乾坤可轮转,收发可自如的鬼谷子智慧体系与理念。有人说王禅是朝歌王子,一心想着雪耻山河,只是他将自己的抱负假借在自己的徒弟身上去加以实现。可是他后来悟道发现,冥冥之中,终有道在,历史发展,不可逆转。顺其者生,逆其者亡。天赐八卦,随时有位。南天一门,三千世界,三十三天,各有神灵。与之相比,人真可谓渺小矣。因此转而回归大道之上。空乏躯壳,演绎周易,论天行道,普照黎民。他以青牛为坐骑,以务农耕种为根本;以道为工具,教书育人;以易为基础,开人心智;以天书之名,稳固自己理念的根基;于是让自己的理论前提证无可证,至此唯我独尊之归一成矣。今日看来这才是大智慧,反观自问,老子、孔子、鬼谷子还有中国佛教鼻祖释迦牟尼,一个个都是按照如此之模型复制而出,结果成就大矣!至此我才对“得大自在”一语稍有了悟,对圣人之大才充满了仰慕之情矣。

中国人不懂的中国道教,不知道道教之中真知灼见,不懂得自己就生活在先天八卦之中,结果悲矣。中国人不尊重自己的道教,不理解道教宏大普惠的实质,不懂得周易八卦的辩证法,不知道自然轮回对环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将在劫难逃矣!

其实,道的法力之大,无可限量,鬼谷实践即可为证。只是现在江湖术士,目光短浅,唯利是图,假道敛财,迷惑民众,可恶至极也。他们将周易说成是算命,将八卦说成是神灵,将真理引申为谬误,将诡辩说成是纵横。如此等等都需正本清源,一声霹雳。让日月同辉,让道意正名。

大道自然,自然规律就是大道。看看历史,看看先圣,看看自己对道家理论的认识程度,我们就会清醒的知道,我们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去说道、论道;没有能力去评论、批评;废话误人,空话误国。自欺欺人则失去道之本意也。

老子、孔子、鬼谷子,子子不同且一以贯之。学习、理解、宣讲,方法不同且道理统一。自然是道,自然规律是道,先天八卦是道,我们践行实践也是道。《周易》论道,易在心里,心既是道,修心可也。法论常转,阴阳变通,不离不弃,无始无终。今天戏说到此,但愿此论没有玷污道之真经本意,且有弘扬道法之美意也。


4、

河南有个“云台山”还有一个“云梦山”虽说两山都是太行山之余脉,可是两座名山出名的基础却是大相径庭。其实“云台山”以自然风景为主。一条红石峡、一个高山瀑布、一个小寨沟、一个青天河水库。一切都是自然风光组成,供人们旅游休闲、避暑疗养。而“云梦山”不但山川跌宕,沟壑纵横。关键它是鬼谷子的故里,是中国道教发源的圣地之一,是战国时期各路风云人物聚集地,是易经文化精辟阐释的圣地。这里的鬼谷亭,八卦城、南天门、大草原、日月洞、藏云洞、庞涓洞、孙膑洞、水帘洞、青龙背、龙吟谷、青龙壁、上圣庙、云峰寺、古栈道等等,处处都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你不来又怎么领略其中的玄机与奥妙呢?老实说,一个孙膑的兵法就够我们研究,学习几辈子了,再看看鬼谷子王禅的“天德经”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是道教的“无量光明满虚空三千世界”!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是“南天世界计有三十三天空世界”!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是“易”,“易”就是“心”的道理。修心就得易,得易便是道,道在生活中,道在你生命里,道法无处不在,就看你修炼参悟之深浅了。

我们站在云梦山“十里断崖”俯瞰“朝歌”平原,假想着天阴之时脚下云卷云舒的场景,追忆着老祖在“藏云洞”中穿行时那时隐时现的情景。再看看这太阳洞、藏云洞、月亮洞用栈道连接起来的情景,追忆昔日“聚仙台”那一个个惊动历史的人物。历史是不是就像眼前的情景?是不是都隐藏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规律?是不是这捭阖之说就来自于眼前的断崖眺望,阴晴圆缺,风云多变,雨过天晴呢?

云梦山峰高577米。在群山之中它不算高,可是在这华北平原与太行余脉的分界岭上,它就显得那么高大耸立,直通天庭。不然“八卦城”的“南天门”也不会修建在断崖之巅。穿门遥望,日月轮回,繁星密布,风雨雷电,晴空万里,天界之外,茫茫宇宙是为太极。

云梦山一游,意犹未尽,有机会我会再来,而且要走完云梦山全景……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