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推荐

羿杀凿齿和嫦娥奔月

  • 作者: 东岳雨石
  • 发表于: 2019-06-23 09:08
  • 字数:6563
  • 人气:1387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墓葬尸骨,多有拔牙的异俗,这种特异的部落习俗,应该就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凿齿。
  《山海经·海外南经》载:“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杀之。在昆仑虛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持戈。”
  《山海经·大荒南经》载:“有人曰凿齿,羿杀之。”
  《山海经》记载的羿杀凿齿,是否就是传说的神话故事羿射九日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一件事,有两种渠道流传故事面貌。
  先来剥析东夷族。东夷族是伏羲氏太皞的后裔。《左传·僖公四年》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在春秋时期,在山东省平邑有一个小方国,叫颛臾国,专管主祭东蒙山,是太皞后裔。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昊后代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还扈民无淫者也。到了少皞帝时期,以鸟来命名官职,春秋时期的郯国就是少皞的后裔。
  东夷族对应的就是大汶口文化后续的龙山文化,此段时期为公元前六千五百年至四千五百年;四千三百五十年至三千九百五十年左右,此段时期正处在中国唐尧主政时期。
  东夷部落有義氏聚落,被唐尧天子任职为祭祀太阳,和观察太阳四季运行升落变化规律,以作契记的官员。
  《尚书·尧典》有“分命羲仲,宅隅夷日崵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羲氏族、和氏族分别掌管观日和观月的职责。
  《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晋朝郭璞注:“羲和盖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故《归藏·启筮》曰:空桑之苍苍,八极之既张,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职出入,以为晦明。’又曰: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官,以主四时,其后世遂为此国。作日月之象而掌之,沐浴运转之于甘水中,以效其出入旸谷虞渊也,所谓世不失职耳。”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东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宋·洪兴祖补注:“虞世南引《淮南子》云: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
  《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天文训》:“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原注:“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
  《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后汉书·崔駰传》:“氛霓郁以横厉兮,羲和忽以潜晖。”李贤注:“羲和,日也。”
  《抱朴子·任命》:“昼竞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余耀。”
  《通志·氏族略》记载:“羲和,尧时掌时天地之字,和仲、和叔因以为氏。
  《史记·五帝本纪》载:“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鸟兽氄毛。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广雅·释天》:“日御谓之羲和。”不同类书援引此句存有异文。《初学记·天象部》引为:“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徐坚引许慎注曰:“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泉,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诗韵合璧》载太阳的别号雅称:“羲和国、羲和振鞭。”
  羲氏族,长时期在旸谷崇祭太阳,朝迎夕送,观察一岁四季的运行;记录一岁四季运行的差异;所给世间带来的影响变化,这样就寻找到太阳在一年中运行的规律,二十四节气就被羲氏族给掌握了,历法就这样诞生了。所以羲氏族因在慢长的岁月中,和太阳生息与共,也就成了太阳的代名人,和太阳混为一体。古人称羲和为日御者,又是日的代称。
  通过以上古文献资料,可以清晰的知道在唐尧时期东夷族部的羲和是被任职为观察太阳职责,也是太阳的别称。
  知道了大汶口文化是东夷族部落的太皞、少皞后裔,也是古文记载的凿齿国,大羿杀凿齿就是伐羲和。那又和十日有什么关系呢?
  再来剥析十日,这十日,并不是真的天上的太阳,应该是东夷部落首领,东夷又分九个小部落,称为九夷,分别是“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九个小部落组成一方诸侯的大部落。这九个小部落,最初是以十天干来代表每一天的太阳由谁来观察记录。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帝俊就是帝喾,他是唐尧的父亲。帝喾娶了东夷族羲和女儿常羲(常仪)常仪(嫦娥),生了十个太阳。也由此可知,以十天干记日法从尧时代开始。《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日温泉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山海经·大荒南经》说帝俊之妻,生十日。就是说的这九个小九夷部落的头领。东夷部落就是以鸟为图腾,崇拜太阳神鸟。
  现在的江苏射阳,传说就是羿射十日之地。神话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烤炙大地生烟,民众无法生存,帝尧命羿射杀九日,只留一日。还有版本说,羿射下来了九只乌鸦,这乌鸦就是太阳。
  “乌飞兔走”乌:古代指太阳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说月亮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唐·韦庄《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有一种红嘴乌鸦,是凤凰的一种,叫作阳乌,也叫大觜乌,元稹诗《大觜乌》云:“阳乌有二类,嘴白者名慈。”白居易诗《和大觜乌》云:“乌者种有二,名同性不同。”
  《楚辞》:“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太阳,在远古被喻为“三足乌、朱雀、火凤凰”。《小学绀珠》卷十,五凤谓:“赤者凤、黄者鵷鶵、青者鸾、紫者鸑鷟,白者鹄。”
  日常喂养的鸡,也有凤凰一说,鸡司晨,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天上的昴日星官则是鸡任职,《西游记》女儿国故事情节有昴日星官降蝎子精。昴就是日之精,职管太阳运行。《尚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昴日星官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在上天的光明宫,本相是六七尺高的大公鸡。神职是“司晨啼晓”,其母是毗蓝婆菩萨。《封神演义》曰:“昂日鸡黄仓”。由以上看出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雀、凤、鸟类就是太阳的代言词。
  《诗韵合璧》载太阳的别号雅称:“
  乌飞、飞燕、浴鸦、金乌、鸡鸣、类凫飞、夹赤乌。”
  凌家滩有出土的玉石太阳图纹鸟形雕刻;河姆渡有出土的双鸟头太阳刻纹图案;大汶口文化有太皞、少皞鸟官纪;良渚文化是天灵时期,也称为天皇时期,崇拜南方朱雀七星,柳宿就是鸟的原形。十二星纪的鹑首、鹑火、鹑尾皆是鸟的形象。
  太阳为何成了鸟?这还得说鸟这种动物对人类的益处是极大的,人类能够生存发展是离不开鸟这种动物,它对人类的恩惠,不差于太阳赐予给人的恩惠。人最先获得动物作为食物,应该是从鸟蛋开始的,以后张网捕猎,再就是豢养。鸟开启了吃谷稻以教人食黍粟灵感,学会了鸟耘。鸟对人类远古祖先有舍身养育之恩,也对人类发展农业开创起到启蒙教导作用。
  人对鸟的崇拜就等齐于太阳的崇拜,在古人心目中,鸟就是太阳;太阳就是鸟,所以伏羲氏太皞也作风姓,风姓者,凤姓也。围罩内囚禁一鸟,即是鳳。所以太阳和鸟是一体,二者可以鸟来喻指太阳。太阳又是人间万物的主宰者,太阳只有一个,它就是光明,是太昊(太皞)是人间的帝王意思。
  《诗韵合璧》载太阳的别号雅称:“
  拂扶桑、建木、出旸谷。”
  扶桑:亦作“榑桑”,亦称“扶木”。神话传说中木名。生于东方,为十日之居所。
  建木:《山海经·海内南经》:“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郭璞注:“建木,青叶,紫茎,黑华,黄实,其下声无响,立无影也。”
  《山海经·海内经》:“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
  《吕氏春秋·有始》:“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淮南子·墬形训》:“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
  唐·卢照邻《病梨树赋》:“建木耸灵丘之上,蟠桃生巨海之侧。”
  建木是东海扶桑一棵大树,其高通天,是人间登天的天梯,十日就居住在这棵大树上,所以,建木也寓意太阳。
  旸谷:是太阳出升之地,也是羲氏族部落观察太阳之地,是现在的日照一带,现在有古遗迹。《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尚书.尧典》记载,羲和浴日的汤谷(旸谷)在一个叫做嵎夷的地方。“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孔安国注云:“东夷之地称嵎夷。”《楚辞·天问》载:“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于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嵎夷在中国东方的青州。《尚书.禹贡》曰:“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旸谷也是太阳别名。
  唐人成玄英《山海经·秋水》疏引《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
  宋代类书《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
  《淮南子·本经训》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今本《山海经》不见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古本中有记载。
  羿杀凿齿,大羿征伐凿齿部落。羿,在上古时期有两个人,一个是尧帝时任职的大司衡;一个是夏王朝时期的有穷国之君后羿,二人皆善长射箭。
  羿和后羿,二人相差有一百多岁。羿是帝喾帝尧时期人,传说任帝尧的司衡官职,是神射手,死在徒儿逢蒙手里;后羿也是神射手,他因神射之技,被称为后羿,他是有穷国君,发动兵变,篡夺了大禹孙子太康的帝位,他狂傲自大,后被徒儿寒浞串通他的纯狐妃子,把他给杀了,烹而食之。寒浞和后羿的纯狐王妃还生了儿浇,后人多把他二人的故事混为一体,分辨不清,掺杂在一块。
月中嫦娥是蟾蜍的一种形象,就是指的后羿的纯狐妃子私通寒浞杀害后羿。笔者认为纯狐,变为蟾蜍,是蜮为转,蜮是水中阴险之害,含沙射影伤人。
  《诗·小雅·何人斯》传:“短狐也。”;《辞·大招》载:“蜮伤躬只。”;《搜神记》载:“为鬼为魊。”蜮射(蜮含沙射人为灾,使人得病)
  在神话传说中是一种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口含沙粒射人或射人的影子被射中的就要生疮,被射中影子的也要生病。
  《康熙字典》云:“《唐韵》载:‘雨逼切。’《正韵》载:‘越逼切,蜮音域。’《说文》载:‘短狐也。’《诗·小雅》载:‘为鬼为蜮。亦作蜮。’《春秋·庄十八年》载:‘秋有蜮。《注》蜮,短狐也。’《本草》载:‘谓之射工,盖以含沙射人为灾。’《五行传》曰:‘蜮如鼈,三足,生於南越,一名射影。在水中,人在岸上,影见水中,投人影,则杀之,故曰射影,或谓含沙。射人,入皮肌,其创如疥。’服虔云:‘徧身濩濩或或,故为灾。《公羊传》蜮之犹言惑也。’
  又山名。《山海经》载:‘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又与魊通。《张衡·东京赋》载:‘况鬾蜮与毕方。’《注》《汉旧仪》曰:‘魊,鬼也。魊、蜮古字通。’又《韵会》载:‘获北切,音或。义同。’”《楚辞·天问》载:“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冯珧利决,封狶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蜮(yù):传说中一种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鬼蜮(喻阴险的人)。
  通过对此“蜮”字刨根探究,剥析源义,可以看出“蜮”字,其字通“狐”,为“鬼蜮”,喻阴险的人,是暗算别人卑鄙丑恶行为。因为纯狐氏与别人阴谋串通害死了自己的丈夫,是被世人所共痛恨不可原宥的最大罪恶;所以就把她转化为它寓意了。“蜮”它是水中之物,又是三足之形貌,(三足,蟾者三足为蟾)和五毒之一的蟾蜍,有义之似同,遂纯狐之“狐”化“蜮”再转化为“蟾蜍”。纯狐是美女,长得姣艳靓丽,犹如中天之皎月亮人眼目,这是纯狐氏的外形貌;其心性狠毒之极,又如“蜮”之阴险;“蟾蜍”之荼毒。所以,纯狐氏外貌就化转为月之皎洁美丽;其内心是蜮毒害人的丑恶如毒蟾的形貌住在美丽的躯壳内之义。蟾蜍之内居,是双层寓意,古人的智慧是如此高超的艺术性,有着多层次的深奥内涵。
  笔者认为,这次羿杀凿齿,应该和羿射十日是一件事。东夷部落势力大了,不听尧帝的号令,尧派遣羿去征伐,就有了《山海经》记载的:“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杀之。”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之,女丑居山之山。”
  东夷族十日造反,他们杀了丑女之尸,(丑女之尸,应是一个部落名称。)唐尧大怒,对东夷凿齿国用兵讨伐。
  大汶囗文化出土的墓葬表明,是流行于古代中国东方、南方的拔牙习俗的发源地,普遍存在对成年男女拔除门齿和对头骨进行人工变形等现象。拔牙的年龄都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
  由此知道凿齿国就是东夷族部落,大羿曾和凿齿发生过战争,以凿齿失败而告终。
  神话传说,凿齿是只大长獠牙的凶恶怪兽,被神箭手羿给射杀了。
  《竹书纪年·夏后氏》古本载:“天有妖孽,十日并出,其年胤甲陟。”
  胤甲又名廑,是自大禹之后十三位君主(不包括后羿和寒浞),自太康失国,至廑为数九世,看来后羿早已去世,此十日和以上尧时期的十日不像有关联,其实,是有混为一体的传说,十日一说,由此出;羿杀凿齿是另一码事,和这十日无关系。
  羿平定了东夷凿齿国,作为帝喾的妃子常羲,她娘家失火,祸及池鱼,她要避祸,要去哪儿呢?此时帝喾已死,帝尧主宰,她这个儿辈的帝尧,不会给她好脸色的,她只有奔她的同族和仲、和叔部落躲避。和氏族职责观察月亮的运行记录。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日,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古音读羲为娥。常羲为了避难,就去了女和月母之国。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䳃,北方曰䳃,来之风曰犭炎,是处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这是一年十二个月的开始,表明华夏历法已经成熟定型。《吕氏春秋》载:“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周礼》载:“古仪、娥同音。”常仪和纯狐混淆由此分明。
  由此,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就在历史上流传到今天。《史记·五帝本纪》载:“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昧谷应是西方边陲之地,当是女和月母之国,也叫月亮国,常羲远避灾祸于那里。
  在汉朝时酒泉有大月氏和小月氏,月氏也叫禺知或禺氏,是很古老的氏族。《穆天子传》载:“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其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弇山,郭璞注曰:“兹山,日入之山。”虞渊,也称禺渊,即是昧谷,应是太阳坠落之地。《山海经·大荒北经》“逮之于禺谷”晋郭璞注:“禺渊,日所入也,今作虞’。”《淮南子·览冥》载:“朝发榑桑(扶桑,日出之地),日入落棠。”落棠,日落之地名。《尔雅·释地》:“东至於泰远,西至於邠国。”郭璞《山海经图赞·海外东经》:“东尽太远,西穷邠国。”邠国当是远古的极西边陲方国,应是和西王母国相邻。《尔雅·释地》载:“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看来昧谷是地处当时唐尧疆域西边之地,是唐尧王朝设立的诸侯方国,在西方边陲观察日月运行记录的机构。
  东岳雨石公丕刚撰文
  
  二零一八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