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永不永不说后悔

  • 作者: 留白
  • 发表于: 2015-08-15 16:07
  • 字数:3735
  • 人气:1336
  • 评论:2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前言:天津爆炸事故发生后,偶然在某刊物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不长却观点新颖,读完后也颇为受益。作者提出“拒绝感动”,认为“对待人祸,追问比感动更重要。有时,你的感动容易成为掩盖真相的工具,沦为歌舞升平的鼓声,或者无意中扮演了冲突主题的去污剂”。诚然,我们需要查明事故原因。然而,我想,身为一个普通人的我并没有能力去追究责任,而这也不是我的工作。我只想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待这次事故。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当看到铺天盖地的新闻,我也为那些逆行的生命而感动。这份感动必然要带着纯粹,不是作为饭后闲聊的谈资,也不是作为刻意渲染、矫揉造作的赞美,仅仅只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与唏嘘,正如我在某篇文章中也曾引用过的杨绛先生的话。一直以来,我深以为人性本善,也确实如此。在这个世界上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总比无益的人多。我也庆幸,我所生活的世界还是美好、善良的。看了很多报道,也读了很多关于此次事故的感想。我想,从这次事故中我所能收获的,不只是感动,还有更多其他的东西。

 

地球360°的旋转,当第一缕阳光照到了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的交汇处,中国迎来了新的一天,812日,这个看似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的一天。

鲜嫩的树叶泛着莹莹的光泽,悠悠的绿色轻轻颤动。带着泥土和花草芳香的微风和煦地拂过麦田,掠过湖面,吹向树林,夹杂着温暖湿润的水汽,唤醒了大地上的人们。打开窗,晨光熹微,沉睡的天津渐渐地热闹起来。

无数的天津人同往常一样起床、吃饭、上班、下班,无数的车流在宽阔的马路上驰骋。日落西山,夜幕低垂,无数的霓虹灯在街头闪烁,红的、黄的、蓝的,恍惚了神思,迷离了双瞳。当喧哗归于沉寂,一切重新恢复了宁静。

2320分左右,当许多人进入了香甜的梦乡,平静的城市上空似乎酝酿着让世间不安的因子。“轰”的一声巨响,红光冲天,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猛地出现在半空中,愈来愈大,不断升腾。灼热的气流,飞溅的物体,令人窒息的尘土,空气里充斥着刺鼻的气息,是肉体烧焦的气味,是化学物品泄露的味道,隐约夹带着人们的尖叫声、呼救声、哭泣声,似乎还能听到“滋滋”的烧灼物体的声音,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打破了所有安宁,令无数人为之战栗与惊恐。天津被惊醒了,茫然无措的人们被惊醒了。他们成群、成伙、成对地站在家门前,望着未知名的远方,眼里是跳动的火光都掩不住的恐慌与惊惧。

于丹说:“所谓生命,不过是向岁月借来一段或长或短的光阴,结下几份或深或浅的俗世缘。”“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接到上级的通知,他匆忙地穿上衣裤,奔赴前线。在那个漆黑的夜晚,他没有惊动熟睡的父母,也没来得及留下一句话,就彻底地离开了这个仅活了18年的世界。清晨的来临没有带来新生的希冀,只留给老人一具失去了温度,永远不会再笑着喊他们“爸妈”,甚至连容貌都无法分辨的尸体。只有熟悉的遗物提醒着老人:那是他们的儿子,唯一的儿子,一名消防员。一夜之间老人仿佛苍老了几十岁,布满皱纹的脸上流着泪,沉默地接回了儿子的遗体。他想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一次,他一定要嘱咐父母“我走了,你们记得照顾好自己”,哪怕时间有多么紧急。他想如果知道这个夜晚将是他见到父母的最后一面,他一定会多花点时间陪陪他们。只可惜,没有如果。

他和已经怀孕的妻子聊着他们的未来,聊着他们的孩子。他温柔地抚摸着妻子还未显怀的肚子,傻乎乎地俯身,将耳朵贴在妻子的肚子上,似乎已然能够听到孩子的动静。暖色的灯光下,妻子言笑晏晏,是他想用尽全力守护一生的珍宝。当他忍受着被大火灼烧的痛楚,当他听到自己的身体被火光吞噬的声响,当他明白自己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孩子出生,他紧闭的双眼里流出了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泪珠顺着眼角,划过脸颊,瞬间被滚烫的热量蒸发。在他失去意识,永远地留在那片火海之际,他似乎看到了妻子,刚刚与他结婚不到12天的妻子。妻子笑着,期盼地等着他回来。他却只能苦涩地弯弯嘴角,任由大火湮没了他那句来不及说出口的“对不起”。

生命是一场和死神的博弈。我们尚可以经过深思熟虑后落下棋子,却无法预料到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也许,下一分、下一秒,我们就会永远地阖上双眼,告别这个我们还不想离开的世界。或许,直到那个时候,我们才会明白:原来,活着真好。

“生命是一场邂逅,我们总在不期然的拐角,遇见了宿命的相逢。” 何为未来,未知的到来。正如我们不知道命运在下一刻为我们准备了什么。生离死别无疑是人世间最沉重的伤痛,除非带着痛苦死去,心窝上永远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疤。这是上苍给予人类最严峻的惩罚。

我曾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原来一切如旧,才是最好不过的时光。”我们总是在后悔,后悔“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悔“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后悔“黑发不知勤学早”,而我们也总是在后悔了之后才懂得珍惜,才恍然曾经的自己背负了太多的琐碎,反而遗忘了初衷,遗忘了最该珍视的人和物。如果把每一天都当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们,大概,会学会珍惜吧。于丹说:“独自面对世界,倘若我们尽心尽力;临走,会不会换来些许从容?有缘相逢聚首,倘若想起终须一别;此刻,能不能把一句将要出口的埋怨,换作一个意味幽远的笑容?”“终其一生所有的告别,我们是否做得到多看一眼,少些遗憾?”韩寒的《后会无期》里有一句这样的台词:“每一次告别,最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而有的人甚至连告别的话都来不及说出就离开了人世。这些道理,我们都知晓。然,真正懂得的时候终将是我们失去什么的时候了。许是机遇,许是亲人,许是生命。

假期,闲来无事,群里的几个朋友决定聚聚。七月中旬正值入伏期,酷热难耐,本不想出门,耐不过好友的邀请就参加了。人不多,12人正好凑齐一桌。进入包间的第一句话便是被追问是否有了另一半。犹记得当时,错愕地笑笑,回了一句“没有”。后来才知道每一个人都被逼问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家都没什么变化,最多不过是有的蓄了长发,有的晒黑了些,有的愈发圆润,有的更加苗条了。围着圆桌,我们吃吃喝喝,聊天谈心,竟有了往昔未曾有过的温馨。这样的感觉很好,聚餐后我不禁感谢起好友把我从家里“挖”出来,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一场时光不老,青春正好的盛宴。

母亲总希望我多出去走走,哪怕是在家门前的小径上;多和曾经的同学聚聚,不管是点头之交的朋友,还是志同道合的闺蜜,都不要断了联系。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我们是何其幸运,能在彼此的世界里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朋友不一定要随时联系,却不能断了联系。哪怕是在街头巷尾遇见,也笑着打个招呼,说声“好久不见”。这是一位母亲用她活了大半辈子的经验、阅历教导她的女儿为人处事的道理。后来,我也曾设法组织过类似的聚会,却只勉强成功了一次。终不得意,于是,便无奈放弃了。而我也终于明白:有时候你的想法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就算他们也许知道这个道理。

一年的光阴足以改变很多,更别说三年、六年的岁月了。你会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人不玩qq改玩微信了,只有你还“长情”地在空间里刷着动态。qq好友的人数不知从哪一天起慢慢地减少了,你没有删除任何一个好友,却不知道对方为何无缘无故地把你从好友列表里删除了。当某一天你去访问一个好友的空间时,曾经亲密如知己的她对你设置了访问权限,剥夺了你唯一想要联系她,知道她过得是否安好的途径。拨出某个能够倒背如流的电话,却发现那一头只有冰冷的机器声一遍一遍地重复着“您好,您所拨打的电话是空号”。哈,这就是时间,人间最残忍的刽子手,无情地斩断了一切可能。而等你有一天终于发现,早已物是人非。那些曾经以为很重要如今想来却不过如此的人、事、物,那些曾经以为全心全意付出就会换来同等对待的人、事、物。其实,这一切不过是我们理所当然的自以为是。

我们习惯性地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时,这不仅关乎我们的自尊,更是我们的虚荣心在作祟。冯凯说:“当你知道,你并没有被赋予对任何一个人进行论断性评价的权利的时候,你会发现突然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专注自己的事情;当你知道,任何一个人也没有被赋予对你进行论断性评价的权利的时候,你便不会再去介意“别人”的话,生活也会更轻松吧。”人生有无数细碎的小事等待解决,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关心别人的想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负责。这也正是林语堂老先生说的“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

家门前的房子都被拆了,整一片宽阔的土地上只剩下零星的房屋。我家正是那其中的一间。没有了邻里间的是是非非,没有了车辆人流的嘈杂,我渐渐喜欢上和母亲、外婆一起在家门口的小路上散步的感觉。盛夏的傍晚,夕阳下,微风里,外婆、母亲和我,只属于祖孙三代的时光,连心都仿佛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流淌,简单而又满足。想到9月中旬就要返校读书,更是格外珍惜已经不多的每一天。

这个世界总有无数的人来了又走,也总有理由简单地、好好地活下去。我也只想做好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珍惜我想珍惜的一切,永不永不说后悔。

而在文章的末尾,我仍想留下我的祈福与希冀:“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那些牺牲的年轻生命,那些消防英雄们,那些医护人员们,那些献血者们,那些为这次事故付出努力、作出贡献的善良的人们,谢谢你们。天佑塘沽,只希望这样的灾祸不要再发生了。”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