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
枯荷叶底鸳鸯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
[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湖水清,江湖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作品注释】:
⑴鹭鸶:即白鹭,一种水鸟。
⑵金风:即秋风。
⑶雷峰塔:五代时吴越王钱俶妃黄氏建,遗址在停放西湖南夕照山上,于1924年9月倾塌。
【作品韵译】:
清清湖水映照着芙蓉亭亭玉立的身影,岸上菊花迎霜怒放一片金黄。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秋天的风光。老于干枯的荷叶底下有白鹭躲藏。秋风阵阵,飘来桂枝的幽香。在雷峰塔畔登高远望,钱塘江浩渺无涯,湖水清澈,江潮涌起,波光荡漾。抬头看一弯新月斜挂在天上,还有南归的大雁两三行。
【作品评析】:
小令兼用。亦入[中吕]、[南调]。有[幺篇]换头,须连用。诸宫调《梁州》略同。
此曲为贯云石晚年隐居杭州时所作。他对风光秀丽的杭州怀有深厚感情。该曲极尽西湖秋色之美。其所描绘的乃是一个略显善意的清爽、沉静的境界。其深层则是其淡泊名利、飘然出世的思想。在作者笔下,读者可以看到:西湖亭亭玉立的芙蓉,静静地觅食的白鹭。菊花怒放,满目秋光,金风习习,桂香送爽。登高远望又见钱塘波涌,一派长江大河气象。湖水清澈,江潮滚动,天边已挂斜月,两三行新雁掠过天空。此曲所择取的景物和意象,都极富秋之神韵,作者又能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使得情景合一,加大了情的深度与景的厚度。
【作者简介】:
贯云石(1286-1324)元代文学家。本名小云石海涯,元代军事家阿里海涯之孙。因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姓。名云石,自号酸斋、浮岑、芦花道人。维吾尔族。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酷爱汉族文化,在诗文、散曲方面有很深造诣。曾任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翰林学士等职。后辞官过着隐居的生活。散曲与徐再思(甜斋)齐名,世称“酸甜乐府”。他是散曲从草创时期发展到黄金时代的一位过渡作家,在散曲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现存套数八套,小令七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