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四块玉·叹世

  • 编辑: 木林
  • 发表于: 2014-09-29 22:55
  • 字数:950
  • 人气:895
  • 评论:1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两鬓皤,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

人间宠辱都参破。种春风二顷田,

远红尘千丈波,倒大来闲快活。

 

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

妻儿胖了咱消瘦。

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作品注释】:

跃马常食肉:指高官厚禄,富贵得志。

一具:一头。

刚求:硬去追求。刚,此指刚硬意、偏意。

过遣:消遣、过活。生受:辛苦、为难。

寒食:节令名,清明的前一天或两天,古俗此日禁止生火。

 

【作品韵译】:

  带着野花,拿着村酒,烦恼怎么能来到心头?谁能够骑大马,常吃肉?种两顷田,养一头牛,能吃饱也就满足了。

  辅佐国王安邦治国的心,能上天揽云的手,如果命里注定没有就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地生活,不要辛苦地云追求。有几叶绵,一片绸,能够保暖就够了。

  带着月光行,披着星星走,独自住旅店,过寒食日,离开家乡又到了凄凉的秋天。妻儿胖了我却瘦了。睡觉时在忧愁,出行时刀在忧愁,直到死了才算到头了。

 

【作者简介】:

  这三首作品,写作时间不一,但都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内容相近,可以合看。

  青年时期的马致远,是积极入世的,虽生不逢世,用违其志,而豪情未减,所发多为慷慨激越之音。随着二十年宦海浮沉,历尽飘泊之苦,不能不发出困煞中原一布衣的感叹。不过这时还有牢骚,还有不满。及至由壮而衰,由衰而老,壮志消磨殆尽,慢慢地连这点牢骚也没有了,对人间的荣辱、得失、是非,几乎全部失去了热情,因而高唱起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的调子,力图从宁静恬退的隐士生涯中,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四块玉·叹世》三首就反映了这种情绪。

 

【作者简介】:

  马致远 1250—1321?)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名不详,以字行于世。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青年时期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仕途坎坷,政治理想一直没能实现。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死后葬于祖茔。马致远早年即参加杂剧创作,从事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有曲状元之誉。他的杂剧作品见于著录的有15种,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集有《东篱乐府》。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