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我遇到你

  • 作者: Sage
  • 发表于: 2015-10-21 22:03
  • 字数:3348
  • 人气:1470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西北师大“文化名人进校园”:敬一丹专场。

 

八点四十之前我和朱继祖偕同于海及两个尚不知名的学妹来到师大新校区毅然报告厅,专为聆听焦点访谈名人敬一丹老师的讲座。行至报告厅门口即见人如海潮般的景况,对此颇感愕然的我将目光投向了与我同来的人,无独有偶,他们一同我样。进入大厅,满眼尽是摄像机,单反,不得不提的是大厅里面除了人还是人。放眼望去,座无虚席,只见一片黑黑的人头攒动,大厅不足以容纳这么多人,走廊两侧也已水泄不通,以致人满为患。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了名人效应的巨大威力。

敬一丹,1955年生于哈尔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感动中国》节目主持人。曾任黑龙江清河林区广播站播音员、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1986年,在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入职中央电视台,担任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指导。

先后主持《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直播中国》、《声音》、《新调查》等栏目。主持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重大事件直播。

讲座开始敬老师便说:“兰州是个有《读者》的城市……”听了这话我很开心,感觉很亲切,因为《读者》也曾是我最热爱的读物,我是一个忠实的读者。接着她提到了水均益、崔永元、白岩松等人,当她说到小水(水均益)时,我知道他是兰州人,从而想起了朱军、李阳等兰州名人。兰州的天并不蓝,可这片天空下穿城而过的黄河孕育了这片土地,养育了这方人民。我想兰州不仅因黄河而著名,还因这片土地上的一些人而闻名。

敬老师来甘肃已有七八次了,她对甘肃的影响很深。她提到甘肃民勤这个荒漠化的重灾区时,提到了两个人名沙沙和翠翠。她于二十年前曾到民勤做工作时遇见一个小女孩,她问小女孩的父亲小女孩的名字,小女孩的父亲告诉她叫沙沙。她又问是哪个沙,小女孩的父亲说是沙子的沙,这里到处都是沙,所以叫沙沙。她又遇到的另一个小女孩翠翠。后来当她返还到电视台时,特意将她在民勤的这段经历作为《焦点访谈》专栏播报。当敬老师在二十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她说:“二十年了,我不知道现在沙沙和翠翠都长成什么样了……”回忆总是让人牵挂不已。据我所知,民勤的荒漠化着实严重,但是在那几代民勤人的努力下,使得两个沙漠始终没有相接在一起,从而不至于改变我们的地图。我对民勤的了解始于高中做地理试题那会儿,从此以后我对民勤严重的荒漠化就一直记忆深刻。现在,大学里班上有个家乡是民勤的姑娘,我时常问她民勤的沙漠化如今是什么模样的了。

敬老师曾在兰大新校区问传媒学院的学生,今后将往左走还是右走?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往右走。那时敬老师站着的那里往左是边陲小镇、贫困区,向右则是发达城市区。西部没人留,新闻人难做。

在此,就在这儿敬老师无形中又同我们做了一次《焦点访谈》 不过这次是在民间不是在中央电视台。用她的原话说是师大的《焦点访谈》。

话锋偏转,敬老师简述了她去南极时,脑海里全是人生、哲学、宇宙、爱。我个人认为,当一个人身处在南极这极远之地时,在那独特的环境下很容易让人产生对生命、宇宙以及哲学的思考,这是意识在对物质的反映。

我很高兴赶上了电视的发展期,敬老师如是说。言谈及此,传媒学院的院长徐兆寿笑说:今早只有逃课的同学才有机会赶上今天的讲座。到此我很庆幸自己今早的决定——翘课。只有逃课的人才有此机会在这聆听名人讲座。突然间我想起了我的古汉语老师说的话:“这大学嘛,该翘的课还是要翘的……”“图书馆还是要去的……”如此看来,我翘课翘得合情合理,不由我不对此发笑一场。

“在你年轻时遇到的一个人,他会改变你的模样。”我思索着敬老师的话,哲理味十足,毕竟我在此如沐春风,在座但凡认真聆听其言者,有谁没感受到春风化雨的教诲?我从敬老师的言语中得知其志存高远,她说她10岁时第一次见到了话筒,老师告诉她这是话筒也叫麦克风,自那时起她就想成为一名播音主持,可见有志不在年高。多年后,那个曾就读于哈尔滨44中学的小女孩用辛勤的汗水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实现了最初的梦想。我跟随着她的话语,脑海里浮现出上个世纪广播里传出的《毛泽东语录》: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

她曾应一名知青的邀请在工地广播站作为临时播音员。 她向我们描述道当时的播音就像在电影《雷锋》里的那样,“今天一排又提前完成任务……二排又多砌了一层砖……”她本人也曾作为一名知青,我想象着那段历史,想象着那个年代,想象着那代人的经历,他们曾在那些平凡的岗位上干出许多不平凡的事,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我就这么保持着这种沉思的状态,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一阵风吹过,我听到破旧的砖瓦房上架着的大喇叭里传出的红歌东方红还有播音员那干劲十足的声音:“我们向着太阳,迈着大步……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眼前浮现的这些景象只有我的爷爷和父母辈的才真正的经历体会过,那时一个人人奋进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人纯真向善的年代,那是一个到处唱着红歌的红色年代……

那时渴望上大学,一次次被推荐却又一次次的失败。这是敬老师的惨痛经历。铁路 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等都以失败告终。面临崩溃,就即将绝望之际,1976 年粉碎四人帮之时,她进入北京广播学院,从此她的人生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经历,她的同龄人若没有遇到,那就是一生的错过。敬老师说高考完报志愿让很多人纠结,不知报哪个好。选择,是很幸福的事,为何要那么纠结呢?敬老师想到这些遥远的事,回忆着她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喜形于色。

2015年《北京青年报 》记者为她做了专访,敬老师告诉他们要以“90年代出生的人”为她刊登在报,果然在五月四号那天清晨《北京青年报》如题刊登在报。《北京青年报》的那些工作人员是和《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一起成长的,那种长久以来建立的情愫旁人难以理解,也体会不到。在这个不断e化的时代,科技的领域时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敬老师作为老一代的媒体人,深得人心,风采依旧,说起话来也倍幽默。敬老师说:“在数码时代我们看到柯达胶卷会感到很新奇”,她自嘲说:“对,对,对,我就是柯达胶卷。”

敬老师还说,她听老年人说我是看着你的节目慢慢老去的比听年轻人我是看着你的节目一点点长大的更感动。由此,我深感敬老师象征着一个时代,代表着一代人。职业生涯是人生的华彩乐章,当你老去时还有一大群人与你共鸣。敬老师还提及了她的名字,敬一丹,她父亲的解释是一片丹心。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她献身电视传媒行业几十年,的确是一片丹心浩瀚清。

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她也曾第一次考研失败。毕竟是爱读书的人,她说:“毕业后,我想再回到学校,可怎么也回不去了。”回不去的是过去,书没念够人难受。 她问在座有没有外语学院的学生,在场举手示意者不少。敬老师向外国语学院的学生说,你们知道吗?面对你们我很自卑。敬老师曾在只认全了26个英文字母的情况下参加考研,结果面对试卷不知所措,急于出考场。无奈的是,时间不够规定时长,不让出考场。最终以一行全选A,一行全选B的形式结束了考试,出了考场。生活就是这么巧,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时她邂逅了她先生,相视而笑,却不言语。敬老师说那个时候大街上是不敢搭讪的。当她最后一次考上研后已结婚了。鉴于此,我想起了毛主席的话,“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在此名人专场中我因没能和敬老师当面交谈而感动遗憾,人实在是太多了。她回答了传媒学院的一名女生的问题,那女生言语模糊,我没能听清提问了什么。我只记得敬老师的回答,大概是:马拉松长跑中,如果你跟着一个很强的人跑,你也会被裹挟着前进。后来又有一个同学提了问题,她又做了详实地陈述。之后,则是敬老师和她的书《我遇见你》签发仪式,书籍即刻被抢购一空,我本打算也要带回去一本的,无奈我囊中羞涩,口袋里只有30块钱,而那书要40块。

在回去的路上,老朱他们先我而去,我一个人在研究生院去往图书馆的路上不住地回头,途中遇到两个女生手里攥着钱向毅然报告厅奔去,奔跑的同时还在对话,你拿了多少?80……

我们赶上了传媒的时代,广播电视将来一定有巨变,我们作为新闻学院的学生将来不仅要适应还要创造……老一辈有心但已无力,我们才是将来时代的主导者……回味着敬老师的话,此刻我的心里已是心泉涌动,澎湃如潮。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