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返回目录
选择字体: 宋体 楷体 黑体 微软雅黑
字号: A+ A-
颜色:
恢复默认
收藏该书

第2章  奇葩小镇

初秋,孟定坝依然天蓝地绿花艳。

 

湛蓝的天空一碧如洗,在几缕流云的点缀下,如同一枚硕大的蓝宝石;翠绿的大地一望养眼,在几条河流的陪伴下,如同一副春天的山水画;鲜艳的花朵千姿百态,在蓝天绿地的衬托下,如同走进夏天的百花园……

 

“立秋不是秋”,这里的一切仿佛都是独有的。

 

从高空俯视孟定,群山环抱的坝子一马平川,蜿蜒的南定河像一条玉带飘落在金黄的坝子中央,两岸茫茫稻田中镶嵌着乔木茂密的块块绿地,乔木里炊烟袅袅,几十个村寨若隐若现。坝子里,湖泊水潭星星点点,河流小溪密密麻麻;坝子外,胶林森林绿浪滚滚,丘陵高山绵延起伏……

 

从宇宙鸟瞰地球,北回归线围绕地球的陆地部分,大都是植被稀疏、人烟稀少的戈壁沙漠,比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等,而在亚洲东部却拥有一道林茂粮丰、人丁兴旺的绿色长廊,其中,中国的西南边陲,在北回归线上更是一枝独秀:水源丰沛,植被茂密;山川秀美,四季常青……

 

为什么同一纬度带上大自然如此厚此薄彼?自然景观如此悬殊?科学

 

家的解释:因为欧亚大陆毗邻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背靠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季风气候;“佛学家”的解释:因为这里埋藏着舍利,而且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是佛祖保佑着这一方净土。不管怎么说,北回归线从这里出境却是千真万确。

 

在中国境内,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四省区,从云南的西南边境出境。原始、神秘的孟定小镇就坐落在北回归线中国境内的出口处。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河水碧波荡漾……”这优美的歌声,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弯弯的小河、婀娜多姿的凤尾竹、风情万种的傣家少女、碧波荡漾的涟漪……

 

听到这优美歌声的人,十有八九会想到美丽的西双版纳,很少有人会想到神奇的德宏瑞丽,几乎没有人会想到美丽神奇的孟定小镇。其实,这首著名的充满傣味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诞生在云南德宏的瑞丽,描写的更像是临沧耿马的孟定坝。

 

临沧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交界,怒江、澜沧江、南定河繁衍着23个少数民族(全省25个),有10个跨境民族、8个直过民族、3个人口较少民族,为中国佤族文化发祥地之一,著名的《阿瓦人民唱新歌》就诞生在这里。撇开“水电能源基地”、“蔗糖生产基地”、“红茶生产基地”、“北回归线转身的地方”、“恒春之都”、“避暑胜地”等虚头巴脑的名头不说,仅从“临沧”“耿马”“孟定”名字的来历、传说,就让人神往。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传说:

 

很久以前,青藏高原雪山上住着一对夫妻,生育了三个女儿,大姐叫金沙,二姐叫澜沧,三妹叫怒江。三姐妹虽然一母所生,性格却不相同。大姐温顺,二姐豪爽,三妹骄横。长大成人后,父母希望她们能走出雪山,嫁到靠近大海的东方去。温顺的大姐听从父母安排,骄横的三妹却不从,偏要嫁到温暖的南方去。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姐、三妹决定各奔一方,让豪爽的二姐犯难了。她想听从父母的安排随大姐一起嫁到东方,又舍不得小三妹,思索再三,最后还是决定陪小三妹到南方去。

 

出发这天,太阳撤下七彩丝线,百鸟啁啾,百兽跳舞,排队为三姐妹送行。小三妹头也不回直奔南方,二姐紧随其后。大姐舍不得两个妹妹,也跟着向南走了好长一段路,直到丽江石鼓时才不得不分道向东。由于想念父母,她在石鼓登高回眺,绕了一圈才依依不舍向东而去。三姐妹走后,母亲日夜思念女儿,眼泪融化了冰雪。雪水顺着三姐妹的足迹形成了三条江,按三姐妹的名字分别为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因此,金沙江到了石鼓,突然90度拐弯向东流,成就了著名的“长江第一湾”;怒江一路向南,经缅甸流入南海;澜沧江一直相伴怒江,绕过临沧南下,经泰国与怒江在南海汇合,“临沧”不但因此得名,临沧人也具有澜沧江“豪爽”性格。

 

耿马,傣语为“勐相耿坎”,意思是“黄金宝石之地”。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为寻觅理想的生存之地,傣族的祖先罕刷法带领部族在白色神马引导下,向彩云之南迁徙。跋山涉水,经过老鼠山时,神马和部族都得了眼病,双眼被眼屎粘住,连睁眼都很困难。迁徙队伍只好暂住治病。可是,此眼病无药可医。

 

一天晚上,罕刷法做了一个梦,梦里土地神告诉他,神马和人所得的眼病是山妖老鼠精所为,要治好眼病,除非采老鼠山“山南茶”煮汤喝和洗眼睛。按照土地神的方法,喝了“山南茶”后,神马和部族的眼病很快就全部治好了,而且罕刷法的胃病也意外好了。罕刷法惊异于山南茶的功效,打算就此安营扎寨。可是,神马的眼病好后,天天跑到附近的小山包上对着远处的三尖山扬蹄嘶鸣。罕刷法意识到,那里可能才是寻觅已久的理想地方。于是,下令拔寨起程,跟随神马向三尖山进发。当神马走到三尖山东南坡一棵大青树下时,终于停下并在草地上打了几个滚,然后裂嘴对着天空嘶鸣。罕刷法兴奋地问法师,这里是不是理想之地。法师说,这就是我们寻觅已久的黄金宝地。罕刷法说:好吧,我们就在这里安营扎寨,既然是跟随白色神马找到的黄金宝地,这个地方就叫“勐相耿坎”吧。

 

从此,这片带有神奇色彩的傣族家园,傣语叫“勐相耿坎”,汉话叫“耿马”。

 

孟定,《山海经》称“寿麻”,傣语意为“弹琴的地方”。传说: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傣族的祖先混鲁统一了南卯江(瑞丽江)河谷各部落,在勐卯(瑞丽)称王,建立了“勐卯王国”,也就是《史记》中记录的“乘象国”;佤族的祖先果恩统一了南兰章(澜沧江)河谷各部落,在勐瓦(昌宁)称王,建立了“勐瓦王国”。

 

勐卯王国建立后,为拓宽疆土,国王混鲁派兄弟混赖带兵渡过萨尔温江(怒江)与佤族的勐瓦王国争夺疆土。混赖智勇双全,渡江后破釜沉舟,背水而战,很快灭了勐瓦王国。勐瓦残余南下逃亡,其中,伍把乌、伍把觉两僧远逃到人迹罕至的寿麻。“寿麻”佤语意为狗多的地方。因为寿麻坝子气候炎热,瘴气、野狗、野象肆虐,人无法生存,他俩就在半山一洞穴修行,过着巢穴栖身、野果充饥、树叶蔽体的日子。

 

一日,伍把觉下山觅食,来到一棵大青树下休息,忽闻树上有婴儿啼哭声。他爬上树,发现在巨大的鸟巢里一妇人刚产下一婴儿。原来,妇人居然是“勐卯王国”的王后,名叫娜贺坎召足。她怀胎待娩,昨日用红绸裹身于王宫阳台取暖。没想到祸从天降,一只巨雕飞来把她叼至这里。当大雕啄开红绸时,她用佩刀刺伤大雕的眼睛。大雕飞走后,她于当晚生下一男孩。伍把觉听后,担心大雕回来复仇,迅速背王后及婴儿下树,另择洞穴安身。

 

山上的伍把乌不见伍把觉归来,下山寻找,惊见伍把觉同妇人婴儿栖一穴,婴儿哭啼不止。他知道缘由后,很是怜悯,说:“我们虽然与勐卯王国不共戴天,但拯救妇人和婴儿是善举。为抚养婴儿长大,你就还俗与妇人共同抚养孩子吧。”于是,伍把觉还俗,招集勐瓦残余,在半山生存下来。伍把乌返回洞穴静心修行,不久修得正果,被玉皇大帝招上天封为混西迦神仙。

 

婴儿天天哭啼,神仙伍把乌听到婴儿的哭啼,赐给婴儿一把三十二弦仙琴。婴儿见仙琴,立即止啼,并迅速茁壮成长。其母为感激神仙伍把乌,将婴儿取名为“伍定”。

 

伍定聪明伶俐,十六岁时,继父带他下山。伍定手持仙琴,拨一弦,大象聚来;又拨一弦,象群起舞;再拨一弦,大象归顺。于是,伍定率大象开渠种竹,引水种谷,不久就把寿麻坝变成了婀娜多姿的富饶之地。

 

一日,伍定母亲见到天空一巨星陨落,知道是勐卯国王驾崩了。她对伍定说:“你生父亡故,快归国袭位。”并将手上的宝石戒指给他为证。伍定辞别亲人,乘坐大白象,由五百只大象护送,浩浩荡荡地向北进发。一路所向披靡,抵达勐卯王宫后,伍定借助宝石戒指和势不可挡的五百只大象,成功继位。

 

伍定母亲,因为已为他妇,不可能迎回王宫。数年后,伍定思念母亲,怀恋故土,便毅然辞去王位,率勐卯的3000傣族回到寿麻定居,并将“寿麻”改名为“孟定”。在傣语中,“孟”意为“地方”,“定”意为“琴弦”,“孟定”的意思是“弹弦的地方”。从此,傣族便在孟定坝定居下来。

 

美丽的传说,让临沧令人高看一眼,让耿马令人向往,让孟定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传说终归传说。其实,傣族定居坝子,主要还是气候的“杰作”。

 

“坝子”是云贵高原的人门对局部平原的名称。坝子大致分为盆地坝、河谷坝、山麓坝三种类型。云南的坝子约有一千多个,而“坝子之乡”的贵州约有一万多个。坝子名称一般以地名相称,比如贵州的“平坝”、云南的“橄榄坝”“孟定坝”。

 

就云南看,在内地,因为海拔较高,坝子相对于山区来说,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气候温和、灌溉便利,坝子自然而然成为高原各族人民相对集中居住、生活、生产的地方;而高山由于气候寒冷,石多土少,加上交通不便,一般不适宜人群居住。在边陲,情况恰恰相反。云南边陲的坝子,海拔低,气温高,不但潮湿闷热,而且常常伴有瘴气,不适宜人群居住;而高山云雾笼罩,空气湿润,气候比较适宜,特别是半山腰,气候凉爽,氧气充足,反而比较适宜人居住。所以,既强悍又好狩猎的佤族,抢先占据半山腰,既可以避暑,又方便狩猎,虽然刀耕火种,却过着“一间茅屋在深山,白云半间僧半间”神仙般的生活;比较温顺又特别喜欢水的傣族,由于以水为伴,一日三浴,既可以解暑降温,又能有效防范瘴气,特别是坝子的水田能提供傣家人喜爱的糯米饭,因而在坝子长期定居下来;而稍晚来的景颇、拉祜、德昂等少数民族,坝子里太热根本生存不下去,半山腰虽然凉爽又被佤族所占,就只能选择到冷凉的高山地区安营扎寨了。

 

孟定,全称为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地处云南西南部,与缅甸接壤,面积约一千平方千米,有23个村、2个移民大队、2个边境口岸、1个国营橡胶农场及1支边防部队,常驻人口约8万人,少数民族占70%,主要为傣族、佤族、景颇族。

 

孟定坝属河谷坝子,面积约一百平方千米,四面群山环抱,东北山峰高耸陡峭,西南地形宽阔倾斜,形似一个椭圆体;南定河将坝子一分为二,然后一路向西(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缅边境峰峦叠嶂的群山,掩映出这块秀丽的亚热带坝子。坝区人口以傣族为主,为边境傣族小镇。

 

孟定小镇是继西双版纳、德宏之后的云南第三傣乡,故称之为傣乡“小三妹”。云南话讲,孩子是一凶(聪明)二憨(老实)三喳精(鬼精灵)。如果说,“大姐”西双版纳是耳聪目明、“二姐”德宏憨厚老实,那么,“小三妹”孟定则是婀娜多姿。

 

孟定,傣语意为“弹琴的地方”;孟定小镇恰巧骑在北回归线上,又被称为“太阳拐弯的地方”。这里终年无霜,只有雨季旱季之分;这里植物繁茂,有数不清的灌木、乔木,常年都是绿色世界;这里峡谷幽深,有数不清的飞瀑流泉;这里土地肥沃,农作物一年可两熟甚至四季可种;这里水果众多,香蕉、菠萝、木瓜四季不断,是热带经济作物的热土;这里动物珍稀,有美丽的金孔雀、金丝鸟、金丝猴,是动物的天堂;这里人口复杂,除世居的少数民族,有成都上海知青、湖南支边工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南下干部,形成独具特色的本地方言;这里民俗浓厚,有造型别致的傣家竹楼、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独特的民族风俗,是名副其实傣族之乡。这里,红砖土、水稻土、沼泽土,土土肥沃;福音山、仙人山、母猪山,山山相连;南定河、南木河、南滚河,河河相通。火热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丰沛的水源、纯朴的风情、奇特的民俗,共同造就了这片婀娜多姿的净土、千奇百怪的景观、风情万种的习俗……

 

云南由于一些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及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怪里古懂现象,每每被冠以‘怪’字,久而久之形成了著名的“云南十八怪”。其实,“云南十八怪”就是云南独特的山水气候、民风民俗所产生的一些“特有”的现象或生活方式:

 

第一怪 粑粑饼子叫饵块

 

第二怪 吃饭用手当碗筷

 

第三怪 青菜叫作小苦菜

 

第四怪 三只蚊子炒盘菜

 

第五怪 鸡蛋用草捆着卖

 

第六怪 花生蚕豆数堆卖

 

第七怪 摘下草帽当锅盖

 

第八怪 房子离地空中盖

 

第九怪 竹筒当作水烟袋

 

第十怪 鲜花四季开不败

 

第十一怪 四季衣服同穿戴

 

第十二怪 脚趾常年都在外

 

第十三怪 石头长到云天外

 

第十四怪 和尚可以谈恋爱

 

第十五怪 姑娘不系裤腰带

 

第十六怪 姑娘叫做姨老太

 

第十七怪 这边下雨那边晒

 

第十八怪 火车没有汽车快

 

 

 

“云南十八怪”中,孟定小镇唯一缺了第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原因还不是因为气候风俗,而是小镇冇得火车。

 

云南虽然准轨铁路出现较晚,但“米轨”“寸轨”铁路却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了。滇越铁路(米轨),1903年开工,1910年通车,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中国最长的米轨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个碧石铁路(寸轨),1914年开工,1936年通车,这条全国唯一留存的寸轨铁路,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还在使用。云南也是中国唯一的准轨、米轨和寸轨三种铁路并存的省份。由于峰壑林立,铁路仿佛穿越云端;由于山高林密,铁路坡大弯多,火车常常盘山而行,时速仅二三十公里。与火车相比,汽车在崇山峻岭中更有优势。所以,在云岭大地上,当火车与汽车并驾齐驱,常常能看到汽车比火车快的奇特现象,让人看起来感觉有些怪怪的。这种“汽车还比火车快”的现象,全国恐怕绝无仅有,可以说是“十八怪”中最“怪”的了。

 

所以,你说怪不怪,云南十八怪,一个边境小镇居然占了“十七怪”,加上“弹琴的地方”、“太阳拐弯的地方”,加上小镇特有的“三美”、“三奇”、“三怕”、“三无”、“三恶”、“三怪”、“三多”以及闻所未闻的一系列的奇葩事件,再加上奇葩的“孟定话”,可谓,奇葩之镇。

 

何为“孟定话”?就是在云南话的基础上融入傣话、瓦话、湖南话、四川话、上海话等多种元素形成的南腔北调的奇葩孟定方言,与云南方言、临沧方言都有着明显区别。比如“去哪里?”云南话叫“尅哪里?”临沧话叫“尅哪里尅?”孟定话变成了“尅哪里尅呢?”

 

再比如“折耳根”。孟定话形容折耳根,抑扬顿挫,别有一番风味:“折耳根孟定折耳根,坡坡上长砍砍上生,三分一两三角一斤,小娃娃吃了考大学,老人家吃了骑摩托,失恋的吃了挖墙脚,失眠的吃了睡得着,女人吃了不涂防晒膜,男人吃了补肾补脑壳。”

 

孟定话之所以称之为“奇葩”,除了南腔北调、抑扬顿挫,还具有当地特色。

 

仅以“整”和“块”两个字为例:

 

 

 

孟定人:你阶给整了?

 

外省人:整是什么意思。

 

孟定人:吃的意思呀。

 

外省人:喔,整了。

 

孟定人:哎哟,不跟你扯了。肚子疼,我去茅坑整一下。

 

外省人昏倒。

 

 

 

外省人:酸肉多少钱?

 

孟定人:两块一块。

 

外省人:一块。

 

孟定人:一块两块。

 

外省人:那就是五毛一块啰。真便宜。给我来十块。

 

孟定人昏倒。

 

奇葩吧?

 

所以,接下来在“奇葩小镇”发生的一系列“奇葩”事件,也就见怪不怪啰。何况,还有神奇的“北回归线”及十多次无法解释的“凑巧了”、二十多次“没想到”。

 

可谓,真真的“无巧不成书”。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弾弦的地方读者互动

这书写的实在是太好了,我决定 打赏作品:

可用余额: M币
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