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返回目录
选择字体: 宋体 楷体 黑体 微软雅黑
字号: A+ A-
颜色:
恢复默认
收藏该书

第3章  第三章

  • 小说:西湖梦
  • 作者:沈耘
  • 更新: 2020-09-06 20:57
  • 字数: 6918字
  • 人气: 575

  在浙江省东北部有个水乡小镇—新塍镇,是一个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千年古镇,人口约上万人,方圆4.2平方公里。小镇的名气原比那紧邻的乌镇大得多,那时的乌镇还只是个小起眼的小村庄,有趣的是以新塍镇为中心,东到县城,西到桐乡乌镇,北到吴江盛泽皆为27里水路,镇内河网密布,横贯镇内的市河经凤舞桥、观音桥、陆家桥、万恩桥、东升桥等几十座石拱桥或平桥向东南约30里水路流入嘉兴南湖。

  出镇西陆家桥经亭子桥西北再行约4华里的陆路或水路,就来到一个被竹林、稻浪遮掩着的不起眼的村落,名叫由余里,它经圣阳殿潘蒋村、红谷浜即可到达,距今也有二千年历史,一条细长碧绿的长满水草的小河在由余里由南而北,向东流去,小河蜿蜒穿过小镇再通往嘉兴,东边村口有座跨河平板石桥,走过石桥就到了─由余里。

  这由余里从何起名?说来也有趣味,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江南地区有一个大国叫楚国,楚国当时有三大名将白乙丙、由余和吴起,早在春秋时期,嘉兴地区属吴国管辖,当时俗称柿林乡,后越王勾践灭吴,改属越地。

  有一天,楚国国王派黄歇(楚国名相,后封春申君,上海申城的由来)带领由余大将,攻灭了越国, 东到东海之滨的所有土地尽归楚国所有。黄歇在东海之滨的当时还只是小鱼村的上海滩,留下了“黄歇浦”这个地名,后改名为“黄浦江”。当时,楚国大将由余在新塍镇由余一带驻军和屯兵,为了解决军队士兵的饮水困难和当地村民饮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的需要,发动军队和村民,一起开挖了一条由西向东的河流,解决军队和村民饮用水的困难,和农田灌溉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

  村民们为了感谢和铭记由余大将的恩德,把当时由余将军驻扎过军队和屯兵的地方取名为由余里。由余里分东西二个村落,东余里历来为徐姓家族居住,西余里历来为贾姓家族居住,村民们还把由余将军开发的小河流取名为由余港,它北通大运河,南通东隐镇,村民们过去一直都从水路摇橹到新塍镇。

  为了歌颂和永久怀念由余将军对当地人民的恩德,村民们在两村中间宽广的空地上建造了一个古庙,称由余庙。庙宇坐北朝南,七开间门面,西边一间供奉由余将军的人像,俗称由余老爷。中间4间供奉地藏、观音、大狮子菩萨,东边还供奉猛将菩萨。由余庙过去有春、秋两季的佛事,邀请和尚、道士前来颂经、念佛。钟鼓之声不绝于耳、四方乡邻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祈求由余老爷、观音菩萨等保佑五谷封登、人丁安康。由余庙前宽阔空地俗称由余庙广场,历来用于佛事道场、进城演戏之用。

  话说1945年秋,由余里人民为了欢庆抗战胜利,同时向由余老爷献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天,由余里村民们自愿出资,推举本地乡绅,姓贾名费,字惠元的赴苏州邀请苏州京剧团前来由余庙前的广场,演出京剧剧目三天,由当时著名京剧老生孙柏林主演《狸猫换太子》和《大闹天宫》等京剧,四乡村民踊跃前来观看,欢呼抗战胜利,这位乡绅就是雪芹的祖父、延龄的父亲。

  这惠元早年在家乡由余里雇了三五个长工种了几亩水稻田,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村也推他贾家为望族了。

  1933年2月的一天,已到了旧历年脚边,春节再过几天就到了,由余里最靠西边的贾家传出了男婴响亮的哭声,乡绅贾惠元又喜得贵子。原来,在此之前,李夫人连生二子,长子出生后暴亡。第二年,次子难产。这第三子出生后不久,连续发高烧,咳嗽不止,被疾病折磨得皮包骨头,眼看儿子又要一命呜呼……

  惠元赶紧化重金请来了新塍镇中医世家的郎中先生胡端,诊断得了急性痨病,老中医胡端马上开了药方,惠元叫奶娘煎了十来帖中药,婴儿总算起死回生,故惠元给这第三子取名叫延龄,惠元祝福这宝贝儿子延龄一生安康,延年益寿……

  岁月慢慢地在流逝,延龄已经会走路了。1937年春节过后,虚岁七岁的延龄按照习俗,也到了上学读书的年纪了,延龄此时恰在镇上住在西栅外祖父顾永祥家中,外公为延龄找了当地有名的郑昼三私塾读书,和他的孙子顾二官坐同一张课桌子,上学的那天,早饭后,李夫人给延龄穿上新罩衫,挎上小书包,惠元为儿子备了一篮粽子,一篮红纸封的状元糕,惠元带着延龄到私塾学堂来见郑昼三老先生。

  郑昼三老先生弯曲腰身,拉着小手问延龄:“小儿,叫什么名字?”

  延龄向前鞠了一躬,说:“先生,我叫延龄!”

  ……

  第二天,延龄吃过早饭,当太阳刚露出地面,由奶娘陪着,延龄就背着小书包,迎着金色的阳光,来到了学堂,郑老先生早已在门口迎候他的学生们,郑老先生看到延龄第一个跨进了私塾的大门,乐呵呵地说:“我看我的这些学生里,延龄这孩子将来最有出息!”

  因为延龄总是来得最早,郑老先生总是第一个手把手地教小延龄练毛笔字,教如何磨墨、如何握笔、如何临贴,首先练柳公权的《玄秘塔》,后练颜真卿的《多宝塔》,不但练大字,还练小楷《灵飞经》,有一天,郑老先生还从书柜里拿出一本发黄的《芥子园画谱》,手把手地教延龄临摹《芥子园画谱》。

  在上课时,郑老先生总是当着全班三十几名学生的面,点名夸奖延龄的勤奋好学,这引起了班里几个纨绔子弟的忌恨。

  一天午后夕阳西下,延龄与郑老先生道别后,沿中北大街放学路上,突然路边田塍下的水沟苇叶丛中撺出了五、六个同学,为首的就是陈仕华。

  陈仕华说:“贾延龄,你听着,以后放学路上,要给我们一人一个饼吃,要不叫你吃拳头!”

  延龄说:“干吗要给你们吃?”

  仕华说:“我看你是找死,给我打……”

  仕华一挥手,这伙混混四、五个人一拥而上,延龄顿时鼻青脸肿,鼻孔流着血哭着跑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延龄因被打得爬不起来床,郑老先生得知此事,狠狠训斥了这帮纨绔子弟。

  郑老先生看着鼻青脸肿的延龄,心疼地说:“延龄,你可知岳飞的故事么?”

  延龄说:“不知道!”

  郑老先生说:“岳飞可是古代一个了不起的大英雄,他从小不但勤练书法,字写得好,诗也写得好,而且周侗老师还教岳飞各种刀枪棍棒的武艺,长大了,岳飞成了叫金兵闻风丧胆的大元帅,岳飞真是个能文能武的国家栋梁!”

  延龄说:“郑老先生,我也要向岳飞那样能文能武!”

  郑老先生又说:“延龄,你可知岳飞的《满江红》歌词吗?我唱给你听听吧!”

  说罢,郑老先生和延龄来到私塾的天井内,那郑老先生随即展开歌喉吟唱起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一旁的延龄听罢,高兴地叫起来说:“郑老先生,我也要向岳飞那样,做一个民族英雄!”

  郑老先生弯下腰拉着延龄的小手说:“好,好,孩子,先生早已看出你将来定有出息,能为国家出力,这样吧,明天起,先生我先教会你一套罗汉拳!”

  第二天,小私塾的天井内,这一老一小,练开了罗汉神拳,半年后,延龄出手不凡,他用罗汉拳狠狠教训了陈仕华,这帮小混混从此躲得延龄远远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震惊中外,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下旬的一天,延龄恰生病在家中休息,没去私塾上学。下午3点多钟,小镇上空突然传来了日机的“嗡嗡嗡……”,一架日机在天空盘旋,盘旋三周后突然向郑昼三私塾校舍俯冲下去,扔下了一枚罪恶炸弹,顿时,一声巨响,房倒墙塌,哭喊声响成一片,尘土直冲天空,郑昼三老先生腹部中弹,血流淌满地,肠子都流出来,当场被炸身亡,顾永祥的孙子顾二官亦当场被炸死,当时,郑老先生和二十几个学生在私塾校舍内还在读《三字经》,师生们做梦都没想到日机已在自己的头上。

  “轰轰”,郑氏私塾巨大的炸弹声一直传到了外公顾永祥家,四周的水田桑地都被爆炸的巨响抖动着,顾永祥家知道私塾出事了,永祥赶紧把生病在床的延龄拉起,慌慌张张说:“延龄,不好了,郑老先生和二官没命了,该死的鬼子派飞机炸了学堂,我们快去看看!”

  “郑老先生,你醒醒,我是延龄啊!”闻此噩耗,撒腿赶回陆家桥边私塾的延龄一头扑在倒地的郑老先生身上放声痛哭。

  只见郑老先生躺在冰冷的天井内一动不动,鲜血淌了一地,私塾的房子全炸坍了,郑老先生双目圆睁,他是死不暝目啊……

  “郑老先生,你醒醒,你还要教我本事,教我武艺啊,你不能死……”延龄和其他几个倒地受伤的同学哭成一团。

  身穿长衫马掛的外公永祥为倒地而亡的孙子二官放入棺材,又怕延龄哭坏了身体,双目含泪哭着说:“延龄你总算命大,今天没有在学堂,郑老先生不幸炸死,人死不能复生啊!”

  半晌,延龄从郑老先生身上慢慢爬起,看着手上被染红的鲜血,又倒地跪在郑老先生身旁泣道:“郑老先生,延龄一定象岳飞那样,不辜负先生的话,为先生报仇雪恨,……”

  11月15日,浙北重镇嘉善失陷的消息传到了小镇,镇上镇民们跑得跑、躲得躲,开始乱作一团,纷纷向西向南逃难。

  12月12日南京沦陷,12月24日杭州沦陷,次年1月,日军沿沪杭铁路,攻占嘉兴,接着攻占小镇,并在西栅凤舞桥西建鬼子炮楼、日本人的大本营设在南栅那河流的东边,日本人进镇后到处抓民工建鬼子炮楼,顾永祥吓得连夜带着延龄逃至由余里女儿家避难,很快三里开外的由余里住了不少难民,他们整夜提心吊胆,特别是妇人小孩,听到村外的野狗的吠叫就全身发抖,躲进了附近的小河浜……

  这天早晨,延龄全家正在吃早饭,有一个摇橹的中年人慌慌张张跑进屋对贾老爷说:“不好了,听说镇上东洋人快进村庄了!”惠元听说日本人马上开到了,饭也不顾吃了,丢下饭碗拉着全家就向西南方向的桑梓地逃去。

  延龄也顾不得上学了,跟在大人们的身后也往田地里奔,这时村庄里一片大乱,哭爹喊娘的人叫声、狗叫声掺杂着,村里人群四下往村外逃窜,这时,延龄听到村外鬼子的机关枪也“啪啪.啪……”地响了起来。

  惠元带着全家赶紧随乡民逃进了东面二里开外的关帝庙,约过一个小时,日本兵“沙沙沙”的皮鞋沓杂声和“哒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延龄在庙内也听得一清二楚,从庙门缝隙中看到二十几个穿黄色服装、戴黄色遮耳披帽的东洋兵端着雪亮的明晃晃刺刀从庙门前慢慢走过,有四、五个东洋鬼子还骑着棕黄色的高头大马,最近的那日本鬼子距延龄只有5米开外远。

  恰在这时,延龄身旁的邻村女婴“哇哇”地刚要出声,全庙的难民心一凉,心说:“完了!”

  女婴的哭声,将很快引来鬼子的注意和搜查,全庙的人都捏了一把汗,迅速把惊骇的眼光投向了这位年轻的母亲。

  而这时,女婴的母亲为了这全庙避难约百名乡亲的生命安危,毅然用自己的双手捂住了女婴的鼻嘴,全庙的乡邻保住了,但女婴的头颅马上挂了下来,永远停止了呼吸!那母亲双眼噙满泪水,但不能哭出声来。

  这时,惠元双脚一软,踉跄几步,差点倒地,原来他这时才忽然想起自己的次女,刚出生才半月的女婴月林不在身旁,他马上庙内四下找了三遍,哪有月林的身影?

  惠元问问身边坐着的延龄,延龄摇摇头,说没看见,惠元回头再问问家婆李夫人,也说没看见,这才想了起来刚才在忙乱中逃得匆忙,全家人竟把在床上熟睡的吃奶的孩子忘了抱出来了!

  糟糕!惠元惊的差点晕过去!月林万一有个三长二短这可怎么办?贾惠元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来回在庙里踱来踱去,直抓耳朵、直拍脑门,恨不得插翅飞回家中去找月林。

  但惠元此时为了乡亲们的安全,不能再跑回家找爱女,他心里明白那也将引来日本鬼子,那这全庙的人的性命完了。

  鬼子实行的是三光政策,抢光,杀光,烧光,惠元只能干着急,心里默默地说:“月林哪,今天不知你是不是还能活着见阿嗲,阿嗲要看你今天的命大不大了!”那泪水一滴滴直滚了下来,父亲惠元心急如焚……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夜幕降临了,全庙的由余里乡亲们,在这漆黑的关帝庙里忍受着饥饿、忍受着闷热、庙里一丝风都没有,人挤人挤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他们因逃的匆忙,别说食物,连水都没有带上,还不能发出任何声响,要大小便的人,就挪到庙宇角落方便一下,以免日本鬼子发觉,这时,延龄躺在母亲身旁熟睡了……

  夜是那样的漆黑,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啊!庙内几个体弱、年老的乡亲一个一个倒在了那漆黑的关帝庙内,停止了的呼吸……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延龄醒了,他揉了揉眼,他想起了郑老先生说过:“你要像岳飞那样能文能武!”

  延龄轻轻对惠元道:“阿嗲,我出去看看鬼子有没有走!”

  惠元吃惊道:“你这小孩子,不要命了?”

  延龄笑着说:“阿爸放心,郑老先生早就教我要能文能武!就是被鬼子发现,子弹说不定还是我飞毛腿快!”

  原来,延龄在郑老先生的悉心培养下,不仅能打罗汉拳,而且练刀棒,平时练走快路,他经常独自一人从乡下由余里跑步到镇中能仁寺小蓬莱,练就了飞毛腿,在私塾全班就数他跑得最快。

  好个延龄,但见他轻轻推开庙门,遛出了关帝庙,一遛烟就消失在了晨雾中。

  他不一会就遛到了村后的小竹林里,向村里张望,他见村里传来几声狗叫声外,没什么动静,才俯着身快步沿着墙脚来到自家门前,见四周无人,蹑手蹑脚轻轻推开自家房门。

  走近床前一看,二妹月林还在床上,还活着,只见她小嘴一噘一呃的,饿得哭不出声了,他赶紧抱起二妹,遛出房门,四下望望,见无人,这才象夜猫子一样遛回了大庙……

  转眼到了1940年,元旦刚过,惠元又来到了新塍镇,先在西栅观音桥桥堍开了个门面经营起了贾氏腌腊店,过了半年又与族人徐桂山、贾昌绪三人在镇南栅小蓬莱附近合开了一家“泰聚米号”。

  那米行与那日本人的大本营相隔只一条小河,延龄经常看到一队队的日本人在河对岸做操。随着米店的开张,这年秋,延龄又被父亲送进地处西栅的屠资深私塾重新开始了学习生涯。

  屠资深先生是个晚清饱学之士,一年级只识方块字,写描红。屠氏私塾的学习,除了主授古文,算术,还兼授美术、音乐。特别令学生们乏味的是除了中午一小时的吃饭,上午下午没有课间休息,一天到晚在座位上读书。

  上大课时,不分低中高年级,大家在一个大的厢房内挤在一起读书。有时学生们静下来不读书,屠老先生就拿起教鞭拍着桌子呵斥道:“大家读书!”学生们又都提高了嗓门,又摇头晃脑大声读起书来:

  低年级学生就大声读《唐著册牍》:“王子求仙丹,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中年级学生就大声读《幼学琼林》:“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高年级学生就大声读《古文观止》:“子曰: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一时间,私塾内100多名身穿长衫马褂的小儿郎,摇头晃脑,高声朗读,人声鼎沸,热闹异常……

  抗战胜利后,1946年秋,延龄考入镇中心小学读五年级,次年延龄考入镇辅成职业中学,后改名为南湖中学。

  1949年的春雷,震破了南湖中学平静的校园,解放大军横渡长江直捣南京,5月5日,小镇解放了。不久,土改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当时土改工作队领导指派延龄参加洛东乡姚王村、慧思村土改。在农会干部的带领下,到各家各户调查登记人口数,田亩数,统计出全村地主、富农、中农、雇农总人口数、总田亩数,以及每人平均田亩数,为土改作好基础的统计工作。

  1950年12月,土改接近尾声,区政府文教干事分配延龄到洛东乡复兴村小学当教师,这是延龄正式走上教师岗位的开始。

  1952年秋,市文教局任命延龄为洛东乡乡校辅导校长,担负起对全乡十所小学的教学辅导工作。

  为了迎接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贯彻“整顿、巩固、提高”教学方针,市、区、乡三级领导决定将区各乡划分为4大片。次年8月,市文教局任命延龄为区第四中心小学辅导校长,负责洛东、洛西、八字三个乡三十多所小学的教学辅导工作。经乡干部介绍,延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时间在悄悄流失,1960年元旦,延龄和美华结婚了,但夫妻俩做梦都没有想到,致盲的青光眼病早已在暗暗地偷袭着这位年青的延龄的双眼,延龄由于工作压力大,加上营养严重不良……

  但随着青光眼病情的缓慢发展,延龄这些年自己平时起居毫无感觉双眼有什么异常,直到与美华在嘉兴结婚……

  1960年夏,美华已怀孕了,雪芹这个小生命再过半年就要出生了。这天是星期日,美华和延龄走出嘉兴月河边坛弄小学校舍,来到闹市区中山中路路口准备买点食品,迎面遇到了坛弄小学的老教师、教务主任施剑筠……

  美华笑着说:“施老师,你早哇!你准备到哪去啊?”美华与施老师打起了招呼……

  剑筠见是延龄、美华两人,也在路上笑着打招呼:“美华,延龄,你们小两口准备上哪去?”

  这施老师年长美华近10岁,她与美华平时相处极好,作为老大姐十分关心这位年轻女教师的成长……

  “延龄,你今天怎么了?怎么不和施老师打招呼?你是不是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美华感到今天走在旁边的延龄有点异样,施老师走后,美华忙问。

  “我……我……今天的眼睛不知怎么看不清她是谁了……”延龄一脸漠然地说。

  “延龄,那你的眼睛肯定有问题,快去县医院检查一下眼睛,查一下视力!”美华焦急地对延龄说。

  第二天,延龄来到了县医院眼科,随即又转院到了省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1960年9月20日,延龄再次来到杭州,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再次确诊,延龄双眼已患有严重青光眼,且已到了青光眼的中晚期,双眼视神经已严重损害,特别是他的右眼,眼科医生给他做视力检查,发现他左眼裸视0.2,右眼只有0.01,即要走近到距视力表1米,延龄也只能看清第一排的最大字“E”。

  延龄,这个风华正茂的27岁的年青人,美好的前程还在等着他,而此时此刻,妻子美华已怀身孕,第一个儿子雪芹也要降生了……

  当美华在坛弄月河边听到这个噩耗,如晴天霹雳,她呆呆地站在校园里,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她为年轻的丈夫延龄身患致盲眼疾而痛心疾首,此时的她一个人不知不觉走出了校门,来到了烟波浩渺的南湖边,望着远处荡漾的南湖红船,双目潸然泪下,往事又浮现在她的眼前……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西湖梦读者互动

这书写的实在是太好了,我决定 打赏作品:

可用余额: M币
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