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感知一切的生存

  • 作者: 青何
  • 发表于: 2015-03-07 14:23
  • 字数:1579
  • 人气:1205
  • 评论:3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乞丐终究是抓住了我的衣襟,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不由的打起了寒颤。不得不说他的眼睛精烁有神,而身上衣衫却破烂不堪。我一直相信这个社会存在的某一种传说,但我终是将身上所有的零用钱用双手递了过去。有时候表象的悲惨比真实更易令人感动而产生悲悯,况且我看到他并非健全,索性心平气和的做了自认为是善的举动。
      “生活”二字本来就如此杂乱,始料未及与对困境的嗟叹无奈都不可自行的把握一个“度”。乞丐在城市的角落里随处可见,抛开是真与是假不说,单说这种社会现象证明的是很多美好的事情都只能囚禁于自身美好的想象之中,而不得逃脱某种潜规则的束缚。我总是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寻找一种心灵共鸣。事实上,人的思想比动物更倔强,也更自私。人可以狩猎,动物同样也可以;人可以为金钱而牺牲一切,动物可以为命运而去捕杀另一生命。除了前者享受的成份外,两者共有的目的都很简单,那便是继续苟活于这个世界,继续存在,继续一些有意义的举动或无意义的生活体验。史铁生先生的著作中除了大家熟知的《我与地坛》外,还有一部“含金量”很高的《病隙碎笔》。既然是“碎”了,可想而知一个时刻面临死亡的作家对灵魂和世界的追问的迫紧、痴迷。先生说“发现他人之丑恶,等于发现了自己之丑恶的可能,因而是已经需要忏悔的时刻”。整部书充斥着佛教色彩,事实上,他也信俸佛教,而我窃以为这只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无奈的信仰。先生自身的经历本就是灵魂与信念的执著统一。他唯一相信的便是命运,但他不希冀用后背抵抗灾难,用黑色抹平血腥,用真理代替丑恶。
      我时常提醒自己该信仰满足的意义,对生活和大自然。史先生的经历不能简单的用“奇迹”去概括。它更多的是让自我内心发省深识生活。他打破了人固有的对生活世界的感悟模式。比如。你可以贫穷,却不可以懦弱;你可以游手好闲,没有事干,却不可以心灵空虚无物;你可以用金钱换得健康的体魄,却不可以用生命换取虚无的没有意义的荣誉。先生总结人本质的美是两个字:残缺。一个梦假如让我失去双臂,我应该是悲痛欲绝,涕泗横下。当然我还可以沉默着,我考虑到自杀,我丧失了天生的财富,唯有等待死亡。可我又忽然想到了前段时间车祸的路人,看到血腥,看到胸腔迸裂,于是我又庆幸了,又惧怕了,又想起,我还有清醒的大脑,还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我还有未来,我还有可能会快乐,我还有离世之人所不能期盼到的一个个美好灿烂的日子…所以,无论我拥有怎样的日子,我该看到满足,这不是因此而不去奋斗,而是让自己不会因天冷而抱怨,因路长而颓废、懒堕。这一切,归根结底是为生存,是为更好的生活和感激赐予我们生命的父母、土地。
      当你懂得了感激,比懂得爱更加理智。爱是盲从的、偏执的,而感激是充满一种对生活的剖析,夹杂着理智和感动。假如我那天看到的乞丐是落迫的企业家,他也许会更奋进。因为每个人骨子里流淌的鲜血是大不相同的。有人生性安逸,索性当个教师;有人生来能言巧辩,当个律师。有人从出生就勤劳,以后就回村子里承包了百亩田地,成为农场主。也有人生来好吃懒做,到后来走投无路,便行骗偷盗了。当你郁郁沉闷的活着,希望便会离你越来越远,一直到天的尽头,你始终发现不了美真正的内涵。
      我相信枯叶飘落的美丽,是凄凉肆生的感动与悲痛。叶自有叶的规律,人自有自身的生活方式。当生活使你变的困顿不堪、饱饥交叉的时候,你开始怀疑上帝将你安排在人间的真正意愿!
      我自认为痴是一种境界,这对于大师级别的作家和诗人的神经质是最好的一种阐释。痴与呆本应是逃脱世俗的丑恶,但我给予他的结果是死亡。我坚持托马斯.克莱尔的“人生是介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一瞬”的说法。这一瞬我让他早点停止,早些达到终点,这未免不是一种解脱。
       阿Q式的精神一直远远逃离人们的笔下。这时《活着》又具备了现代意义的悲剧价值。他同时也一定存在着某种缩影,即使在某个小小的胡同里,甚至是一代代,一个个,生存在山村的所有贫民百姓。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