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学者共话:传统文化该怎样看待、如何传承?

  • 编辑: 纪黎初涵
  • 发表于: 2014-09-15 21:19
  • 字数:3157
  • 人气:1166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我们不能够忽视和否认,这100多年来,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礼乐文化失去了自信心;

  ●人们要想在潮流漩涡、时代变迁中保持清醒明智,唯有读史。历史知识是追求高尚人格之人应有的人文素养;

  ●回到经典、继承经典,正是对治当下文化上的浮躁病的一剂良药……

  历史已经证明,对传统文化的割裂,只会严重戕害一个民族的进步。

  在今年的北京图书节期间,如何学习继承传统文化;将历史上先贤思想与当今时代相结合,重构国家思想、国家精神,成为了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

  “为什么我们会失去文化的自信”

  楼宇烈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

  中华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但我们不能够忽视和否认,这100多年来,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礼乐文化失去了自信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接触到了西方文化,于是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甚或是清算。在当时很多人的眼里,中国的传统文化几乎是一无可取。

  是什么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了所有的信心?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误区。

  第一,当时我们都把文化看作是一个历史进展的过程,认为它是递进的,后一个时期产生的文化,一定是会比前一个时期的文化来得先进、进步。因此,错误地认为西方文明是工业文明,它所产生的文化一定比农业文明时期所产生的文化进步。而中国文化是农业文明时期为主产生的文化。所以,到了近代,世界已经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的落后性凸现出来了,我们要赶上世界的潮流,要跟世界同步前进,必须要批判我们传统的农业文明。

  第二,我们混淆了传统文化的样式和近现代文化的样式。传统文化的样式,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样式,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样式,它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天地万物一理贯通,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是不分家的。儒家在讨论什么,它是一个什么学科?它里边既有天文学,也有地理学、人生学、宗教学,这是传统文化的特色。而近代文化发展的样式,尤其从西方近代以来,是以分科为主的,我们所谓的科学这个概念,它的最初意义并不是像我们现在理解的,就是指的自然科学,最初的概念是分科学问的概念,对文化应该分成各个不同的学科来加以探讨。以近代的文化样式去考察传统文化,自然会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既没有科学,也没有哲学,也没有宗教,什么都没有。

  第三,就是标志化的思维方式,我们对每一个东西都要定着标准,拿自然科学来讲,就是定量定性的关系。中国文化处处强调开启人们的智慧,开启人们的自觉。按照西方的标准,是中国文化里面所探讨的问题,都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不能抽象地看到一种思维的方式,所以中国没有哲学。

  这三个问题的存在,导致我们看不到文化的不同、文化相互之间的互补,在这样的框框下面,中国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今天恢复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信,首先要检讨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对文化的多样性的认识。

  “历史知识是追求高尚人格之人应有的人文素养”

  王小甫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历史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长时段的社会观察工具,这个时间很长,超过了我们自身生命的存在。

  魏晋时期,陈留圉人江统写了《徙戎论》,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忧国忧民之士预感到当时所处的社会即将发生胡乱华的状况,可是他们未必能预见到在这之后会出现隋唐大一统。人们要想在潮流漩涡、时代变迁中保持清醒明智,唯有读史,尤其是读像《资治通鉴》这样超越朝代、贯穿千年兴衰的史。历史知识是追求高尚人格之人应有的人文素养。

  为什么读原典?就如上文所说的《资治通鉴》,它是一部政治史,给人的印象应是宏大叙事、无关民生,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由于编者司马光主张重视传统文化、重农简政,《资治通鉴》多是从民生的视角选用实例,他还经常以“臣光曰”的史论的形式,直接抒发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民生也是当下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所以要读原典,不是仅仅道听途说、听别人介绍,才能对通鉴的内容有更为贴切深入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解决当下遇到的困惑,为未来提供启迪。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俗语:“刑不上大夫。”很多人理解成这是说在传统社会里,贵族官员有特权,犯罪可以免于处罚,其实原意不是这样的。汉文帝时,政治家贾谊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上书《治安策》,他提了很多意见,其中建议官员犯罪要让其自己去考虑如何自处:列出了小罪时,根据罪的情况,可以请罪;如是中等的罪,不等皇帝问罪,就要自残、自废、自杀;到了大罪,听到皇帝的说法,就该叩拜,然后自杀。读原典可以纠正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

  此外,原典也很精美,传统文化中很多精炼的成语典故都出自原典,本身就值得欣赏。我最近做通鉴编写工作,发现有的段落成语非常集中。比如秦朝末年,起义以后,诸侯并起,大家知道主要有两支军队,一个是刘邦,一个是项羽,他们的斗争中就产生了很多成语典故:如约法三章、破釜沉舟、九战九捷等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建议大家多读古籍原典。

  “解读汉字的过程就是走向传统文化圣殿的台阶”

  刘传铭

  中央电视台百集大型纪录片《百年巨匠》总撰稿

  读书,本来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话题。应是为自己知识的增加,信心的培养,学术的提高来读的;而不是表演化的,为了装腔作势而读的。但如今时代的浮躁,使学风出了些问题。而回到经典、继承经典,正是对治当下文化上的浮躁病的一剂良药。

  说到读经,不能不说到孔子。中国经典里面占主流地位的是儒家。儒家经典最重要的就是《论语》。所有读过书的人,几乎没有没读过《论语》的,但是真正读懂《论语》的人并不多。比如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语言太朴素了,大家都以为自己读懂了。但中国汉语自始至终就是读写两大体系。文言文为什么不能叫古代文,因为古代文里包括古代汉语、古代口语、古代文言,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现象。那么孔子说的这个“学而时习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从字源的角度读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习”是小鸟学飞时会从树上掉下来,但是通过不断学习,翅膀越来越大、越飞越远,最后一飞冲天。孔子就用这么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仅仅是读书,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是学习的。随着不停地学习,不停地阅读,思想的翅膀越来越丰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朋就是志同道合的人,不是狐朋狗友,有共同思想追求的一个同道之人来了,你才高兴;第二个高兴还是对第一句学的延续;孔子认为做人最高的标准就是君子,他说别人不知道没关系,大家同气相求、求同存异,因为学术上没有绝对真理,虽然我们志同道合,但是可能在某一个具体的学术问题的解读上、诠释上、理解上有分歧,没关系,哪怕真理在我这边。

  读书首先要识字。读书和识字是同步的。识字这个脚永远迈在前面,后面才能读书,因为中国的汉字它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密码,解读汉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走向中国传统文化圣殿的台阶。我举一个例子,就是“国”字,实际上这个字一直是和整个中国文明进程联系在一起的。繁体字里面是“或”,再早里面加一个土,简体字里是“玉”。一个框子象征着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一个势力范围,那么里面是个玉,在经文中是个四脚城炉围成的城堡。随着甲骨、钟鼎、大小篆的演变,它的形态不停在变。宝匣子里面装一个玉即使是和氏璧又怎么样,它跟我们大的疆域国土、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经历怎么能比呢?学好中国文化,真的要把识字这门功课当成一生的必修课做下去,一步一步往前走。

  20世纪以前,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文字记载、书写为主的阅读文明时代,21世纪以后,阅读对象已经变成了图像和文字并重,可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图像阅读的文明和智慧,对中国人来讲是陌生的,中国从最久远的文明开始,就是文字阅读和图像阅读两条腿走路,比如书画艺术。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即便是像我这样马上退休的人,也还觉得读书才刚刚开始,因为读书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只有读才能知道。

  来源:工人日报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