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七律•登玉皇阁

  • 作者: 写手孙世元
  • 发表于: 2022-01-12 12:37
  • 字数:5123
  • 人气:941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平水韵•仄起•首句押韵•七阳

徒步高楼望吕梁,三山竦峙水苍茫。
荒城雁唳天边日,古塔乌啼壁上霜。
未得封疆悲李广,难承诏命泣冯唐。
精忠报国丹心破,衣冠归乡白骨殃。

注:
  玉皇阁-----又称靖边楼,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古城北侧,依城墙而造。始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据《蔚州志》记载,昔日城垣有楼阁24座,独此楼最为弘整高峻,雄伟壮观。玉皇阁虽经漫长历史风雨无情任吹打而略显沧桑,但其挺拔雄浑的建筑魅力仍让人叹为观止。
  吕梁------即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三山竦峙水苍茫------蔚县地处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汇之处,其北通坝上草地,南进中原,地形地貌奇特复杂,而号称“壶流春涨”的是蔚县八景之一壶流河,也被称之为蔚县人民的母亲河,每值春暖解冻 冰雪消融,便会与蔚萝川上众多河流汇合,暖波潆洄 蜿蜒奔泻,水天一色。
  古塔------即蔚县南安寺塔,砖石结构,是座平面八角形,实心十三层密檐式辽代砖塔。
  未得封疆悲李广-----李广,汉族,陇西天水人,西汉时名将。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无数,被任为汉中郎。李广曾经数次随从皇帝狩猎,格杀猛兽,汉文帝说:“可惜呀,你没遇到时机,假如你生在汉高祖刘邦时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汉景帝即位后,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但因梁王刘武授给他将军印,还师后,朝廷没有给予封赏。李广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又一次,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汉景帝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负,屡次与敌虏肉搏,恐怕会失去他。”于是朝廷调李广为上郡太守。后来历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专将军,数年不敢来犯。李广不善言辞,与人闲居时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李广一旦听说哪儿出现老虎,他就常常要亲自去射杀,居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恶虎扑伤了李广,李广带伤最终竟也射死了这只虎。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各个都甘愿为他出死力。李广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唐朝诗人对李广多有赞颂,王昌龄在《出塞》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阴山。”其中“飞将”即指“飞将军”李广。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也是为飞将军不能封候而抱不平。卢纶在《塞下曲》中则描写一个传奇故事:“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故事原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说的是有一次李广见到草丛中的石头,以为是老虎,于是引弓去射,结果发现是块石头,而箭头已经没入石块,再发箭去射,却再也射不进去了。高适在《燕歌行并序》中写道:“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感慨自己没有遇到像李广一样身先士卒、体恤将士的将军。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则描写一个善射的武将名叫花荣,人称“小李广”。然而,尽管李广名气大如山,并以剽疾迅猛、骑射精绝著称,在40多年时间里,与匈奴作战大小70余次,历经三个皇帝,为匈奴最为害怕汉代将领之一,却终生未被皇上封侯。如果细究自然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只有五项:一、运气不好;二、生不逢时;三、性格问题;四、竞争对手;五、皇帝好恶。首先说第一项,李广总是在非常难打的攻坚战中非常出彩,但一旦到了必须取胜或众人瞩目的战斗中,反而倒阴沟翻船掉链子,致使他的仕途极其受影响,以至于最后每次有人向汉武帝举荐李广,汉武帝都不确信李广的能力。第二项,李广确实生不逢时,李广真正能征惯战,以少胜多,并有能力、有条件打出经典战役的顶峰时期,却遇到西汉王朝国力空虚,尚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对匈奴作战,所以李广用兵多以防守为主。可悲的是,西汉王朝终于可以秣兵历马,有足够本钱与匈奴大规模作战时,李广老矣。第三项,李广的性格也有问题,他借故杀死了在他赋闲时候藐视他的地方长官,尽管汉武帝没批评他,但足以见到他心胸狭隘。程不识说:“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李广在晚年的时候,一次,有个叫王朔的人,问他之前有没有做过令自己十分悔恨的事。李广坦承地说,自己在陇西作战时,正好赶上羌族人造反。于是我就引诱他们投降。最后,总共有八百多人来投降,不过,我却把已经投降的八百多人,全部杀死了。于是,王朔拍着大腿说:“将领的罪过没有比杀已降的人更大了,这就是你不得封侯的原因。”第四项和第五点可以合起来说。汉武帝本身更喜爱青年将领担当大任。卫青年老的时候也遭遇了李广式的尴尬,因为涌现出了霍去病。更何况年纪更大的李广。鉴于综上所述,那么李广难封,就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难承诏命泣冯唐-------冯唐,西汉代郡(今张家口蔚县)人,西汉大臣,以孝行著称于时,为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历史上,冯唐的名字经常在这样几篇文章诗词中而被提到:其中一篇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作《滕王阁序》,王勃发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际感慨,另一篇是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其中一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也提到冯唐此人,还有一篇是左思在《咏史》中所叹:“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一次,汉文帝乘车经过冯唐任职的官署,问冯唐说:“老人家怎么还在做郎官?家在哪里?”冯唐都如实作答。汉文帝说:“我在代郡时,有人多次和我谈到赵将李齐的才能,讲述了他在钜鹿城下作战的情形。老人家知道这个人吗?”冯唐回答说:“他比不上廉颇、李牧的指挥才能。”汉文帝说:“凭什么这样说呢?”冯唐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亲从前做过代相,和赵将李齐也过从甚密,所以能知道他们的为人。”汉文帝听后,很高兴,拍着大腿说:“我就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臣诚惶诚恐,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恰是当时,正值匈奴刚刚大举入侵汉朝边地,杀死了北地郡的都尉孙卯。汉文帝正以匈奴入屯为忧,于是又问冯唐道:“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古代君王派遣将军的时候,跪下来推着车,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则任由将军裁断。一切论功行赏及爵封之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回来再报告一声就是了’。这并非无稽之谈,我的祖父说,李牧为赵将,屯驻在边境,军市的租税都自行用来犒飨士卒,赏赐在外决定,不受朝廷的牵制。君主一切委托他,并且要求他成功,因此李牧可以竭尽他的智能,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能射的骑兵一万三千人,价值百金之良士十万人,所以他能够在北方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歼灭澹林,在西方抑制强秦,在南方抵抗韩、魏,那个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后来,刚好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个倡家女。他即位后,竟然听信郭开的谗言,终于杀了李牧,而派颜聚代替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现在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的郡守,他军市的租税全用来犒飨士卒,更拿出私有的钱财,每几天就杀一次牛,以飨宾客、军吏及舍人,所以匈奴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关塞。有一次匈奴曾经入侵,魏尚率领车骑出击,杀敌甚多。那些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由田野间出来从军,(他们)哪里了解军中规章条令呢?终日只拼命作战,斩敌首,虏敌人,到幕府记录战功,可是稍有不合,文吏就以法律来制裁他。该赏的不赏,可一旦犯法,文吏却绝对按律处分,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纵然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的。我实在很愚昧,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郡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统领中尉和郡国的车战之士。当然,汉文帝之所以能够对敢于直谏的冯唐有着极大的包容,是因为汉文帝和冯唐也算是半个“老乡”。原来,汉文帝是汉高祖的第四子,早年曾被分封为代王,也就是过去的代国(张家口蔚县这个地方),在那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本来,皇帝这个位置根本没有代王的份,但是,恰逢诸吕作乱,最后经过诸多大汉将军的努力,刘姓才重新夺回大汉江山。为此,鉴于吕后为害天下的实际教训,大汉将军们在拥立新帝的时候,便制定了一条规则,即:新任的皇帝,其母族和妻族都不能过于强大。结果,经过反复筛选,在汉高祖诸子之中,只有代王刘恒成为最合适人选。于是,汉文帝刘恒才登上皇帝大位,也正因如此,当汉文帝得知冯唐是代国人(张家口蔚县人)时,正所谓,“老乡见老乡”,所以,汉文帝对冯唐就特别宽容。当然,也许是天意,冯唐的官运却不怎么样,汉文帝死后,冯唐被汉景帝刘启任命为楚国丞相,就在他想要大展宏图时刻,却由于又一次“直谏”,而彻底惹恼了汉景帝。所以,被就地免职,用不听用。许多年后,冯唐好不容易熬到汉景帝去世,而汉武帝刘彻即位。而恰在此时,匈奴屡次犯边,冯唐作为朝廷之栋梁,加之满朝文武大臣举荐,早被汉武帝纳入册封名单里。然而,当报马来到冯唐家宣读圣旨时,发现已经90岁的冯唐泪流满面并长跪不起,冯唐实在太老了,即便是皇恩浩荡也难以从命。
  衣冠归乡白骨殃------李广墓在天水市区南郊的文山其山峦之间,墓冢高2米,周长26米,墓碑上镌有蒋中正题字“汉将军李广之墓”七个大字。据考证,此墓是李广的“衣冠冢”,葬有宝剑衣物。然而,这里并非是李广真正埋葬的地方,而仅仅是他的“衣冠冢”。所谓衣冠冢,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后人找不到死者的遗体,但又希望纪念其本人,于是便建好墓地,在其中埋葬他生前衣物、宝剑和其他遗物,以代替他本人。那么,李广的尸骨又在何方? 这就要从李广的死因说起,公元前一一九年,为了消灭匈奴人对汉朝的威胁,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此时的李广已是近六十岁的老将了,但他依然请求出征,汉武帝拗不过他,只好同意他作为前将军,协助卫青、霍去病作战。不料,在行军战斗过程中,卫青认为李广年事已高,不宜作前锋,于是特意把他调到后方,可李广不服老,偏要带队冲锋,结果迷失预定集结路线,错过其最佳作战时机。李广知道因为自己的任性,导致全军失去一次战胜敌人的机会,而无法原谅自己的李广,回到营帐对下属将士说:“ 我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随大将军出征,大将军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引刀自刎,以谢君恩。
这样一来,就可以得知,李广是死在行军途中的军帐里,至于其尸骨埋于何处,就成为千古之谜。细究其原因无非有两点,其一是因为行军打仗,牺牲是常事,军中将士,每个人都需要做好随时赴死的准备,而战死沙场的军人士卒数不胜数,那么李将军其尸骨就很有可能与死去将士混在一起,被简易埋葬在战场了事。其二则是,如果把李将军其尸骨运回长安,所耗费之人力物力实在是太大,况且李广虽然是一位功名赫赫大将,但他毕竟不是战死沙场的“烈士”,运回首都长安的话,汉武帝面对其遗骸也会感到十分尴尬,所以飞将军李广其尸首,极有可能埋没于北方边疆的荒草之中。然而,与李广相反的是,作为西汉三朝元老的冯唐,倒是死有其坟,史载其晚年居陈,卒葬于淮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冯唐的墓地在淮阳城东南四十华里,后人为纪念这位先贤,特将此地命为“冯塘”。据清康熙年间《续陈州志》载,其地名先为“冯唐”,后来将“唐”字加“土”旁,改成了“冯塘”。依据清前期陈州书院掌教于大猷的《冯唐墓感怀》诗句,可证其墓明末尚存在,而今,冯唐与李广的尸骨命运相同,都已无处追寻,化为一抔黄土。

  2022-1-12农历十二月初十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