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推荐

“喉舌”、“牛”和自信心

  • 作者: 凡非
  • 发表于: 2018-03-25 22:44
  • 字数:2883
  • 人气:1345
  • 评论:3
  • 收藏:0
  • 点赞:2
  • 分享:

  作者简介:作者凡非从事新闻工作30年,除做好本职工作外,喜爱文学。退休后仍坚持写作,近期将有小说《模范变迁记》问世。 
  为了使网友了解作者,特选作者在职时和退休后撰写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与大家见面,以飨读者。 

  “喉舌”、“牛”和自信心 
  ——记者生涯随笔 

  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自信心,总是难能奏效。比如说,能不能当一名合格的记者,无非是能与不能两种答案。由谁来作答?当然主要是自己。答日“能者”,可谓其有自信心;答日“不能者”,可视之为没有或缺乏自信心。答案往往藏在自己心中。表现在实际行动上,要么自强不息,奋发进取;要么无律无谱,苟且度日,我只能选择前者。 
  然而,自信心毕竟是一种主观意识,客观上能不能如愿以偿,是要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的。 
  一般来说,必备条件加自信心,就有可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拿当记者说吧!必备条件就是自觉地做党的“喉舌”,忠诚地做人民的“牛”;做“喉舌”和做“牛”是支柱。至于辅助条件,主要指文化素养,业务素质等方面。 
  我从事新闻报道已经23年,但干广播新闻宣传只不过9年时间,照我国传统的说法,已到不惑之年,才当上了省广播电台专业记者。 
  记得10年前我还在一个地区的报道组工作时,尽管正规新闻机关的挚友,风趣地管我叫做“新闻野战军”,而我总有一种不可泯灭的自信心,把自己的报道组恢谐地称作“小新华分社”。我常常跟“正规军”争议,不是吗?我们夜以继日,风风雨雨,像蜜蜂采蜜一样,采撷到一篇又一篇,或消息或通讯,接二连三发送省报、省台、乃至新华社、人报等新闻单位。一部分被采用了,一部分没有被采用,被采用了,当然高兴;没有被采用,也在情理之中,没有怨言。 
  还是在10年前,由于自已太自信,惹起了一场风波。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不久。搞大包干,搞包产到户。彻底打破大锅饭,农业才有出路,农民才有活路……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强烈呼声,几乎每时每刻震荡着我的耳膜。党中央的意图,农民群众可算摸透了。这些呼声是发自内心的,也是同中央意图合拍的。作为党的“喉舌”,人民的“牛”,我俯首甘为。于是像发疯一样,采呀写呀。又是消息,又是通讯,又是评论,又是调查。连篇累牍,见诸报端,萦声电台,真够味儿。 
  但事有不测。我写了一篇“内参”,满怀信心地送给有关领导,一位领导在稿子上批示道:“事实充足,观点切不可取”。这篇内参无非是主张全面推行包产到户,观点没有什么不对。另一篇评论叫做《板结漫谈》,更触怒了个别当权者,被斥之为胡说八道。
  面对如此之非难,我并不气馁,也不犹豫。因为我自信没有错:时下,包产到户,势在必行,尤其在贫困地区农村,除此别无良法。看上头,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的导向十分明确;听下边,农民群众呼声由衷。记者作为“喉舌”和“牛”,要是连这么一点新闻敏感都没有,那么还有什么合格可言?良知和自信心催促着我,促使我既当好党的“喉舌”,坚定地站在党的路线政策的立场上来,又当好人民的“牛”,大声疾呼反映他们的强烈愿望,把报道的焦距对准在既体现党的政策又反映人民呼声这个结合点上。 
  当时担任甘肃省委书记的宋平同志支持我撰写的题为《板结漫谈》的那篇评论文章,锋芒毕露地鞭挞了思想一时僵化的个别领导干部。是宋平同志亲口指示作为他正在主持举办的地县委书记解放思想学习班上的参阅材料,还是由他亲手批示让省报显著版面发表,省台黄金时间播 
  后来,我到省电台工作,成了新闻战线的正规军。 
  当上了“正规军”,我的自信心也在不断深化。这个自信心就是:要进一步当好党的“喉舌”,当好人民的“牛”,并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选取采写题材时,始终把一双眼睛紧紧盯住党的政策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这个最佳的结合点上。曾经有位学者说过:记者,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其次才是一名记者。我同这话产生共鸣。刚刚粉碎“四人帮”时,《新闻理论与实践》曾发表过我一篇题为《新闻敏感与生活》的拙文。此文提出了所谓新闻敏感,就是政治敏感,生活敏感,上头下头很好结合就是新闻敏感的见解。经过文革10年动乱,新闻敏感犹如文学艺术上的灵感一样,被看作一大禁区,在不可谈及的情况下,我自信这些见解还比较新颖。然而,“首先是共产党员,然后才能是一名记者的名言,对记者的政治思想素质要求,谈得言简意赅。相比之下,我关于新闻敏感的见解显然逊色。这些名言的价值,在于提示我们,要做合格的记者,就要先做合格的人,要做一个合格的人,就要有一副铮铮的主心骨。这副主心骨,就是做党的忠实“喉舌”,做人民的诚实的牛”。我既然到了不惑之年,这个问题当然来不得不拿点含糊。我在1987年为评定专业职务所撰写的《业务工作报告》中,开宗明义这样写道: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不仅使我越来越热爱这一职业,而且使我自觉把它看作党、国家和人民事业的需要,养成了一种职业习惯,即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严肃性,对人民呼声的关注性,对党的思想、宣传纪律的格守性,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采访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写作意识等等。这种事业心和责任感,成为促使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成为我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强大武器。回顾我在新闻事业上迈出的每一步,无不是党的培养、人民的哺育,社会主义制度的熏陶。” 
  我驻酒泉记者站近三年时间,像唐僧取经一样,马不停蹄,东颠西跑。一共采写多少篇报道,我没有作过统计,只就省电台通采部记载,被省电台采用并播出的有170多件,超额完成任务。 
  我常常反思,这么多的报道,形如淡水,味如嚼蜡的有没有?价值较大,质量较高的究竟有多少?拿什么作标准衡量它们的优劣?
  思来想去,衡量的标准恐怕有两条。一条是我前面多次谈到的那个“最佳结合点“——当“最舌”和做“牛”的有机结合,是否生动体现出来?这应看作是稿件、节目的内在因素,即新闻价值。一条是客观的社会影响佳不佳?这应看作稿件、节目的外在的反映,即社会价值。 
  诚然,就一篇稿子、一个节目来说,其新闻价值体现在“最佳结合点上”能否就会成为有价值的新闻?不完全见得,那还离不开记者表现手法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所以,我十分赏识“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其次才是一名记者”之说,并且不妨再补充一句:二者皆不可少,政治素质最重要。我以为,有了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就有了充足的自信心;有了充足的自信心,在业务上就勤勤恳恳,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就能写出好的或比较好的新闻作品来。 
  我驻记者站,是在改革的大潮中从事采写活动的。发表了像《酒泉县委因势利导支持群众实行大包干》《梁建成三进谢家门》《冯三福两“马鞭”敲开进财门》《心血催开致富花》等一些反映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成果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报道。但是如若离开改革潮流,脱离党的正确路线和政策,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记者纵有三头六臂,也将一事无成。时势造就记者,这也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从记者站回到编辑部,就从事编辑工作。然而,不论是做记者或者是当编辑我总是充满信心,矢志不渝地拼命追求那个“最佳的结合点”!因为我笃定自己是党的“喉舌”、人民的“牛”。 
  (刊1989年第5期《甘肃视听》,汇入1995出版的“陇声丛书”《我与广播》)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