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作品注释】:
1、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
2、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3、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4、涧:山间流水的沟。
5、“涧底”二句:指想象山中道士隔绝人世的幽独清苦生活。
6、束:捆。
7、荆薪:柴草。
8、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9、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
10、风雨夕:风雨之夜。
11、空山:空寂的深山。
12、行迹:来去的踪迹。
【作品韵译】:
今天在官邸斋舍中觉得冷清,忽然想起隐居全椒山的友人。
他或许正在山涧底捆绑柴荆,回到家里点火熬煮白石充饥。
我本想捧持一瓢醇香的美洒,在这风凉雨冷的秋夜去拜访。
然而满山遍野尽是纷纷落叶。到何处去找寻老朋友的足迹?
【作品评析】:
这首寄赠诗,是透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首句既写出郡斋之“冷”,更是写诗人心头之“冷”。再写道士在山中苦炼修行,想送一瓢酒去,好让老友在秋风冷雨的夜中,得以安慰,又怕落叶满山,寻不到他。
全诗语言平淡无奇,然感情跳荡反复,形象鲜明自然。“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句,也确是诗中绝唱。宋苏东坡颇爱此诗,并刻意学之,步其韵为之“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然终不如韦应物之句。《许彦周诗话》评“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之不当和也。”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唐代宗、德宗时期,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景致优美,感受深细,语言简淡,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传世作品有《韦苏州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