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是在季羡林先生去世后,由他的弟子钱文忠教授选编的,刚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以为其内容会是讲述一些哲理,讲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世界等。但是,接着看序言章节,又会有劝说人们和谐生活在大千世界之意,当我真正进去作品的世界时,又生出不同的感受。
季老的散文语言平实,极赋生活气息,却又非平淡无奇。对于其思想和情感,第一遍阅读甚是费劲,有点读不懂的样子。只知有咏物、忆旧、叙事写景之作,是季羡林先生一生不同时期的作品。钱文忠教授编撰此书,一方面是他序言中所说对恩师的缅怀与纪念,另一方面,他是想借《一花一世界》让人们更深入了解季老的思想情感。因为我对季老的生平不是很了解,阅读《一花一世界》想要真正了解一些内在的东西,实属不易之举。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边查阅资料,一边赏析作品。品味季老的散文,其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睿智,读后余味不穷。散文中的描述表现出季老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世事独到的见解及深刻思悟,给人一种启发力和教育。
《一花一世界》书名取自佛经,给人一种神圣感,大致意味着每一个生命是一个自足的世界,都需要关爱和理解,有自己特有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当然,《一花一世界》也不缺少我喜欢的语句。譬如,“冷僻到罕有世人知,纯粹到几无烟火气”“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心情像一团烈焰在心里烧着,又像严冬的厚冰积在心头”“永远不回头看,他只向前看,而且在前面他真的又看到闪烁的希望”……这不乏是一些深刻有理而又充满情感的话语,季老的文章,用优美深刻的文字表达雄厚之意,有深刻的领悟与思想。
阅读的过程中容易发现书的章节并不是有明确的时间顺序,而是以人物、花草树木、回忆等来分类排序。在这些分类中,详略得当。书中《母与子》一文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以琐事把母爱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表达着季老对自己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无限的悲哀。《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中的王妈,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十分凄惨。季老从中反应普通劳动人的辛苦及他对此的同情。《一花一世界》全书对人物描写中人们都希望有美好的一生,然而生命的历程哪里会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事往往不可逃去,这让我想起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诗句。所以,无论贫穷富贵,无论身份地位,都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过程,不要总是幻想一些东西,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态度与思想,只有掌握自己,认识自己,才能拥有一个独特而美好的生命。
《一花一世界》中,季老的散文,我通过查阅资料才得知有对文革的批判和社会丑恶现象的讽刺……全书并不易懂,却十分让人有喜欢读下去的感觉,文中季老多讲伦理道德,强调和谐相处,正如钱文忠教授编撰的序章中所言之意,要强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三个关系”,表明人要感恩与生活,善待他人和自我,用一颗友爱的心去生活。此外,对于阅读一本深刻的书籍,我的感受也不浅,初读一本书,可能什么也读不出来,这便需要查相关资料和文献,有耐心的去体味感悟书中的深刻哲理和思想情感,以及领悟其中深深的启示。从文字慢慢走近本质,可以联想和想象,感受一本书中的味道。正如《一花一世界》之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