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古彩戏法亮绝活倾倒观众

  • 编辑: 纪黎初涵
  • 发表于: 2015-04-07 19:47
  • 字数:742
  • 人气:1092
  • 评论:0
  • 收藏:0
  • 点赞:0
  • 分享:

     “这回我换上大褂上台给您表演,您猜为什么?”——“里面藏了东西呗”,“您猜猜这盘桃去哪儿了?”——“藏衣服里面了。”昨天上午,当记者来到位于南市食品街的南市会馆时,台上的演员正在和坐在台下的观众们互动。尽管被观众“刨活”,但演员们不急不恼,因为这种调侃式的互动,恰恰是古彩戏法表演的特别之处。

  这场演出,是“鱼跃龙腾荟精华 南市韵味”公益系列演出之纪念戏法大师王殿英先生清明专场,王殿英大师的弟子、古彩戏法名家肖桂森、朱喜清,嫡孙王迎及其助演王峥鑫,为观众上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彩戏法表演。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演员们轮番上场,或凭空变出活蹦乱跳的金鱼,或让手中的道具“来无影去无踪”。精彩的表演赢得阵阵叫好声。

  现场的观众大半都是老年人,他们看得非常认真仔细。69岁的张大爷说:“这古彩戏法我从小就看,但总是看不够,因为我怎么都看不透人家是怎么变的。就说刚才,咱们亲眼见着肖桂森手里的一根长长的白绳子被打火机的火焰烧断了,但他就那么一抖就又给接上了,而且还看不出接口和烧过的痕迹,有意思吧?”64岁的李大爷说,只要南市会馆有公益演出,他准到。“到我们这个岁数,就喜欢热闹。公益演出不收门票,而且看的还是我喜欢的传统的戏曲、曲艺。”

  肖桂森告诉记者,古彩戏法的演出现场一向都气氛热烈,“尤其是上岁数的观众都爱看”。同时他提到,尽管演出受欢迎,但古彩戏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方面却有些尴尬。“缺乏固定的表演平台,如果有了固定的演出场地和固定的场次,让更多的人喜欢古彩戏法,就会激发更多人来学习这门传统艺术。”

  此系列公益演出发起人之一,天津京剧院马派京剧演员魏以刚说:“天津是曲艺之乡,老观众都喜欢正宗的戏曲曲艺,我们做这个公益演出,就是想把原汁原味儿的传统表演献给天津观众。”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粉丝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