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觅涯网!让我们泛一页扁舟,文海觅涯!
返回目录
选择字体: 宋体 楷体 黑体 微软雅黑
字号: A+ A-
颜色:
恢复默认
收藏该书

第17章  第十二回 江湖轶事之七

  神州一剑赵本元的传人申蒲是猿臂轻舒申杻的儿子。
  离这中州山不远,有个卉实山,大概几百年前,申家的不知哪位祖先,在此建立了一个卉实山庄。从申蒲的爷爷申审开始,就跟中州山的神州一剑赵本元甚为交好。
  这申蒲自小就显露出练武的极高天赋,他还有几个兄弟姐妹,特别是还有个双胞胎妹妹叫申泠,资质也是甚高。这申蒲极其好胜,凡事决不输人,这兄妹俩自小就一起练功,修为也一直都差不多。
  这申家的武功家学虽然一般,但也有些特点,至于有什么特点,其实说白了也没什么,就是他们的内功心法,更适合女子练习一些,所以申蒲的武功修为总是略有不及其妹申泠。但因这申蒲极其好胜、要强,虽然申泠是他的妹妹,他也总觉得不是滋味,一心想超过妹妹。
  申泠虽然是个女儿,长相也颇为清秀,但外柔内刚、性情豪爽,所以练功时也并不让着哥哥。申泠八岁时拜云雾山庄的嫦娥奔月云之鹊女侠为师,偶尔回到卉实山庄,申蒲就更不是对手了。申蒲败了以后,能气得几天不理妹妹,但那申泠根本不拘小节,并不是个怎么谨小慎微的人,更何况自己总是赢家,哪会注意到那些输家的事情,所以并不是很在意,甚至经常很得意。
  这卉实山庄和云雾山庄世代交好,曾经也有过儿女亲事之类的事情,在云之鹊的眼中,申泠就如同她的女儿一般。值得一提的是这云雾山庄的地势,在武林中绝无仅有,建在两个悬崖峭壁之间,不是在山涧里,而是从两个峭壁之间拉出数跟铁索,云雾山庄就建在这些铁索之上,连练功的场地都悬在空中,由一些铁索编织而成,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所以初练功者身上都要连着绳索。
  可想而知,这云雾山庄的武学以轻功见长,它们只是缺少像遁影无形身法或者踩云步那样绝妙的身法,单就轻功心法而论,几乎可以说是冠绝武林,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谈复杂的身法,只谈飞行速度,云雾山庄的轻功心法只怕都会略胜一筹。不过它们云雾山庄的云雀身法也不错,不比上面的那两种,在武林中只怕也是无匹了。不过这些都是外话,跟我们这回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呃,这话是什么意思,我觉得出现在这一回中的内容都跟这一回有关。
  申蒲的爷爷申审,在申蒲十岁那年,带着申蒲到中州山看望老友,赵本元见申蒲资质甚好,自己又没个传人,就把他留了下来。申蒲拜了赵本元为师,武功真是精进不少,特别是没过一年就把夺命一剑了然于胸了,赵本元看着心中也甚是高兴。一次申蒲回家,刚好申泠也回来,又跟妹妹比武,因为申蒲的修为本来就要更差一些,而且申蒲在申泠的面前因为屡战屡败,多少也有一些心理阴影,所以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干生气没办法,跟妹妹比武,就算屡战屡败,也总不能用夺命一剑是不是?
  中州山一战,申蒲被迫使出夺命一剑,内力全失,咱们是话分两头不能齐说。虽然申蒲服了叠云峰的灵药,保住性命是没什么问题了,但恢复起来即使有灵药相助,也要慢慢来。
  赵本元很喜欢这个徒弟,反正没事,甚至亲自给申蒲调配一些滋补之类的东西,帮他恢复。要说赵本元怎么这么宠爱自己的徒弟,他难道不知道申蒲心高气傲吗?他当然知道。但申蒲不过十几岁,还是个孩子,又因为屡战屡败给自己的妹妹,有点受了刺激,甚至可能也正是为此,讨厌跟自己同龄的少年高手,所以心高气傲一些也是正常的。总不能人人都像简臻那样善解人意吧,心高气傲一些也是有的,算不了什么,赵本元都活了一百多岁了,这还不明白吗?而且申蒲也不是那种会一条道黑到底的人。不过申蒲这一耽搁就是一年的时间,再跟妹妹比武,只怕还会失败是难免的了。
  可不,这又来了,赵本元看着一碗东西,非让申蒲吃下去不可。这申蒲虽然心高气傲,但师父的话不能不听,而且老头一片好心。可真难为了申蒲了,要说那碗里是什么东西?谁知道呢,我对吃又不在行,看着也不认识。好像有个钳子一样的东西,开始我以为是螃蟹钳,后来怎么看怎么像蝎子的,还有些黑乎乎的东西,我也没认出是什么玩意,可就是老让我想起在东圊里滚粪球的那种昆虫,真是瘆得慌。
  这申蒲吃一口就反胃一下,那满脸的表情,我敢说这时你让他做什么都行,只要不吃这个。那赵本元呢?轻松多了,捋着胡子,看着申蒲吃下去,面露微笑,还不时轻轻地点点头,不知道这老头在想什么,随便换个人看到了,肯定会觉得他是在幸灾乐祸。咱先不谈这碗杂烩到底能不能大补,只说把人折腾成这个样子,就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我是不是听到有人骂我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懂不懂?”可是药虽然苦,但并不让人恶心是不是?至少我吃药的时候不会觉得恶心,而且逆耳之言最多了,这个世界不缺的就是难听的话,本书中也有不少,但有多少逆耳之言是所谓的忠言或者会被当做忠言来对待呢?这个世界整天吵得够热闹的了吧,可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大都不过是互相骂一骂,解解嘴瘾罢了。虽然说大家一直都在解决问题,也好像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一些隐患也似乎被消除了,但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也经常创造出了一些甚至更多新的问题,埋下了一些新的甚至更多隐患,所以未必算得上真正地解决了什么问题,否则这个世界可能早就完美了,当然我也不是说任何具体的小问题都不可能得到解决。
  再拿我自己来说吧,最喜欢讽刺自己了,但别人拿着我讽刺自己的话来评价我,我虽然不会否认,但我仍然听着不舒服,我会想,“这话虽然不错,但你有什么资格批评我,也没见你做得比我更好到哪里。”可见这逆耳之言能不能利于行?真的是颇为值得商榷的,至少对我来说,我要是稍微听得进别人的几句善意但可能有点难听的话,甚至于根本就不难听,就是金玉良言,我也就不会混到今天这个地步了。而我恰恰就是那种根本就多言无益的人,不知是因为太顽固,还是因为太消极,甚至可能是因为太胆怯,不敢否定自己从而接受别人的建议。据说对牛弹琴还能多产些奶呢,对人弹琴有什么用?如果根本就没用也罢了,只怕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说至少一般还不会让事情变的更糟糕。
  当然我要说明一下,在我的这本小说之中,没有任何忠言,我只是对嘲讽一切,包括嘲讽我自己感兴趣、觉得好玩,毕竟写这本小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好玩、消磨时间。当然我得承认这个爱好有些变态。
  至于其它的情况,咱们就不扯了,扯这些东西很有意思,一点都不累,但改的时候就很累了,因为每次改都会觉得说的还不足够清楚,甚至觉得说的还不足够“正确”,所以怎么说的更清楚、更“正确”真的是个麻烦,我现在正在修改这些故事,实在是没心情再接着扯下去了。其实由于我不想改了,已经直接删掉了很多。
  言归正传,申蒲这药还没吃完,咱们也不应该扯得太远,否则就太影响故事的连贯性了。申蒲吃这碗药,简直是活生生的教科书,什么教科书?囫囵吞药的教科书,不要说他的牙没碰到那些东西,如果能的话,只怕他宁愿舌头也不碰到那些东西。那噎着了怎么办?能怎么办?喝水呗。不知道赵本元看着怎么想?是不是得意自己的杰作,弟子吃得那么开心,简直是不是在狼吞虎咽的样子。
  不要以为吃完了就算完了,吃药嘛,那是要它的药效的,不像平时噇了一肚子东西进去,化成大粪出来就算完了。那碗东西,申蒲全是整吞下去的,什么爪子钳子的,吃完了以后,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肚子里挠啊挠啊的不舒服,申蒲纳闷,“怎么回事?难道都活过来了不成?”折腾了一夜没睡好,心中十分焦虑,不知道新的一天还会面对什么新的考验。
  第二天,赵本元好像发了点慈悲,给申蒲的是汤药,不是红烧蝎子什么的,申蒲提到嗓子眼的心才放下了一点。要说师父给徒弟煎药,徒弟歇着,也太不像话了吧?有什么办法呢,要不就不是夺命一剑了,开始的时候申蒲连胳膊都抬不起来,吃饭都要别人喂食,身体非常虚弱,这几天才好了一点,可以自己吃东西了。
  赵本元煎药之时,不时地伸出鼻子闻一闻,越闻越乐,可能单从味道来判断,应该调配得很到位。等到一个老仆把药端来,赵本元喜滋滋地跟在后面。申蒲见那老仆不停地皱眉头,心中莫名其妙,不知怎么一回事。但等那老仆一进门,申蒲就明白了,药味真地道,扑鼻而来,一个字,臭。臭到什么地步?让我想到了把式们常用的那句口头语,“不是吹”,赵本元的这药,不是吹,也就是赵本元,别人绝对没辙,那臭得肯定不是这世间之喂,这世上再臭的地方,也不能有那种味道,简直臭的无法形容,不仅刺鼻,而且都臭出了层次感、立体感。真不知道赵本元是怎么倒腾出来的。
  要说这赵本元是不是老变态?这么臭,他能闻着乐?也不一定是,至少我觉得,像赵本元这种人,活了一百多岁,早就成精了,自不能以世俗的常理理论,可问题是申蒲没有成精啊。不过这药臭不臭咱们先不管,关键要看效果怎么样,说不定臭药熏鼻益于病也未可知,大不了把鼻子堵上喝下去不就行了吗,只可惜申蒲并没给赵本元一个实践的机会,其实不是申蒲不想,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到底怎么回事?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申蒲强装欢颜,在床上欠身,先谢了恩师的熬药之恩,然后端起药碗,一闭呼吸,一口气喝了下去,赵本元看着点头微笑,嘴里还“好好好”个不停。申蒲也只好陪着笑,可是怎么也搁不住肚里的那通翻腾,哇的一口,搜肠刮肚,全吐了出来,直吐得眼冒金星,上气不接下气,一个字都吐不出来,不过这倒是件好事,至少什么都吐完了。
  要说申蒲太不济了吧,喝都喝下去了,忍一下不就得了。其实有的时候不是你想忍就忍得住的,我没喝过那种臭药,不知是什么滋味,但我喝过酒啊,喝多了以后,那五颜六色的东西自己就从口角流了出来,真不是你想不想吐的问题,非常容易,根本就不像故意想吐的时候那么困难。如果你不喝酒,那恭喜你了,千万别跟我学,真不是什么好事。好像有人说话了,“呸,咱就是喜欢喝酒,谁学的你呀?就你那酒量,喝几口就吐了,还有脸说出来丢人?”
  赵本元吓坏了,赶紧用他浑厚的内力,帮申蒲调息,这下方才好了一些,终于让申蒲吐得出字来了。要说都这时候了,还说什么废话呀,赶紧歇着吧。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申蒲年纪轻轻,当然不会死,反正吐得晕头转向,眼花缭乱,也喷了点到赵本元身上,脑子里闪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礼不可缺,等到舌头刚能受自己的控制,就向赵本元说道,“弟子——呕——无能,辜——呕——负恩师切望,真是罪该——呕——万死。”说得这费劲,您说这闹的,可不是活受罪,还得道歉,搞得赵本元不知说什么才好,只好让他赶紧歇着,别多话了。
  要说赵本元配的这药到底怎么样啊?那谁知道呢,反正申蒲是吐出来了,赵本元也没打算再让他吃,所以就留下了个谜。按理说,以赵本元用药的功力,虽然不是什么用药的大家,但想出来的方子肯定也错不了。至少可以给我们个启发,那就是制药可是个大学问,不仅要能治病,而且要能吃,只能治病不能吃也没啥用。
  谈到治病,又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现在正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公私学校林立,也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一件事,但当救死扶伤变成赚钱,教书育人也变成一种赚钱,社会的分工变得越来越简单,很多行业都在向商业融合,人对价值的衡量标准也在变得越来越统一和单一,似乎只剩下了一个“钱”字了,除了赚钱,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别的可以相信的了,似乎也没有什么其它的追求了,当然世风日下也就不奇怪了。
  这个世界是病态的,我们经常会说要防沉迷,其实这个世界的环境所造成的最大的病态就是有太多的人太过于沉迷于追逐金钱权力了,不仅现在,甚至有史以来的所有人类社会从本质上说都是这样的,这种沉迷对社会来说,甚至是一种比毒品还毒的沉迷,因为这种沉迷,几乎是一切能被称为沉迷的东西的根源,无论它的吸引力还是它的破坏力都在毒品之上,但是这种对金钱权力的沉迷、上瘾不仅不被遏制,反而总是被鼓励,甚至会被加上社会精英的光环,不改变这个世界的环境,就不能真正解决这个沉迷问题,而这个沉迷问题不解决,这个世界也很难在目前的基础上取得真正的进步,人类也不可能摆脱弱肉强食的丛林体制,走入以平等为基础的文明社会,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甚至整个世界,基本上就是在这种对金钱权力的沉迷带来的短暂的辉煌和随后即来的沉沦中循环的,未来还要循环多久,至少在我看来,遥遥无期,看不见希望,当然本来我也没有对这个世界抱有多少希望,毕竟我们现在可能正活在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势利的世界之中,一切就是钱、就是生意。
  真是瞎扯,把我自己都扯得晕头转向,刚还说了不要扯的太远,这就扯的不着边际了,咱们还是闲话少叙,书归正文,你还能记得前面的故事写的是什么吗?好吧,再说几句题外话,反正还没有言归正传,上面的那句话我不由自主地改了三遍,第一遍是“你还能记得前面写的是什么故事吗”,第二遍是“你还能记得前面写的故事是什么吗”,第三遍当然就是上面的“你还能记得前面的故事写的是什么吗”。每读一遍这句话,我都会不自觉地把“故事”这两个字提前一些。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的思维方式在指引着我前进?真让人费解,似乎就是“故事”越靠前,就意味着越能早点言归正传了吧。
  上面这段话我留下来了,你可能会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好像也没有太啰嗦、太瞎扯啊,不过就是偏离主题几百字而已,这又不是高考作文,不怕跑题,其实如果你知道我在上面的“沉迷”之后,借题发挥,然后删掉了三千多字,那你就不会觉得有多么奇怪了。
  言归正传,申蒲喝了赵本元的药了以后全都吐了出来。吐是吐完了,但吐出来的东西那是要清扫的,老仆倒霉了,正忍受着那臭味,巴不得早一点扫完早好,突然被赵本元止住了,发现地下有些东西,什么呀?反正都是申蒲昨天吞下的那碗虫子身上的零件之类的东西,特别是那几把钳子,还历历在目,你说也怪是不是?都一日一夜了,这些东西居然还在申蒲的胃中,看来这夺命一剑确实是太厉害了。
  看得赵本元直摇脑袋,心说,“你瞧这闹的,早知道不让他喝这碗药了,连昨儿的努力都白费了。”不管怎么说,反正是皆大欢喜的好事,赵本元也不用白费那脑力,挖空心思的想什么补药了,申蒲也不用再受什么活罪了。
  不过您也甭说,以赵本元的爱徒心切,若不闹出这件事来,让赵本元再挖空心思,只怕他也会高兴。当然除了爱徒心切以外,赵本元之所以这样做,我想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同病相怜,因为在现在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中,只有他也曾经体会过用过夺命一剑之后的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不过一个月之后,申蒲的功力开始逐渐恢复,可以自己运功调息,就好多了,虽然还不比常人强多少,但至少不那么虚弱了。可这赵本元毕竟还是贼心不死,好像又在琢磨着什么补药,能让申蒲恢复得更快一点,或者至少能让申蒲少受些痛苦。
  吸取了前面的经验教训,赵本元决定放弃化学药物疗法,转而采用物理疗法,这些日子他净忙这个了,他制造了一台机器,有一间小房子那么大,有水通进去,顶上好像有个利用太阳能的装置,不知今天林立在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是不是受了他的启发,不过赵本元那毕竟是凭空想出来的,还有不少缺陷,虽然咱们今天的太阳能热水器也不时的出些故障,但比起赵本元的那个东西来,已经进步不少了。
  要说进入这个小房间是什么感觉?你们那儿的夏天也是闷热潮湿的吗?能发霉的东西都发霉了。不过只是赵本元的这个小房中更闷更热一些罢了。
  就像一日三餐一样,申蒲也是一日三蒸。不过既然是治病,那往往就要讲究一个餐前饭后的问题,申蒲现在每次饭后蒸上半个时辰。申蒲在里面的感觉是什么?这咱们就不知道了,自从上次失态,让师父失望了以后,申蒲就谨慎多了,这次我猜想他一定是咬着牙挺过来的,虽然不知道他在蒸笼里的表情如何,但至少进去前和出来后都是面带微笑的。
  赵本元的这种疗法到底怎么样咱不知道,至少在里面时,我觉得,如果申蒲还有一些痛苦的话,这种痛苦肯定是来自体外而不是体内。但是我不懂治病,以我的眼光肯定也远看不到赵本元的高度,依我的猜想,以我的理解所能达到的层次,也许赵本元至少是想采取一种分神疗法,就像治打嗝、治抑郁一样,只要能分神,就会有好处。不过不管怎么说,申蒲是肯定不用洗澡了,一日三蒸,一次一个小时,不知当年妖精洗刷唐僧的时候,有没有洗得如此干净?
  至于赵本元是不是还想出了什么其它的馊主意?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当然也许只是在我的眼中是馊主意,想必赵本元自有他的道理,要不他这么折腾申蒲干吗?反正申蒲也一日一日地恢复了过来,当然如果没有赵本元的那些额外疗法,我觉得申蒲是不是能活得更好一些也未可知。
  我们前面提过,这夺命一剑的恢复要大约两年的时间,但申蒲服了叠云峰的灵药,只一年的时间,也就恢复了。赵本元虽然想了不少方法,好像也没大起作用,我觉得其实是不是只会添乱?而且,吃一堑长一智,也不知申蒲是不是和我一样没记性,经过这次教训,特别是赵本元的那些补药,下次还敢不敢轻易地就用出夺命一剑了?
  最近我又琢磨了一下,当然是瞎琢磨,我估计赵本元或许采用的是一种以毒攻毒的疗法,无论是那些钳子还是那碗臭药甚至蒸汽疗法,直接的目的都不是治病,大家都知道,一个人一旦得病了,就会更加爱护自己,已经够难受的了,谁都不愿意再受到额外的刺激,赵本元可能采用的方法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用一些强烈的东西刺激申蒲的身体,刺激大的足以让申蒲半死不活的身体产生反应,人的身体本身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具有强大的自我保护、自我修复能力的,一旦激发出申蒲自身的自我保护、自我修复的潜能,就能帮助申蒲恢复。
  只说申蒲从夺命一剑中恢复过来,打算回家看看,一进卉实山庄,就碰着妹妹申泠也恰巧从望月山庄回来了,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虽然有心跟妹妹比试一通,可再一想,“好好的时候都不是对手,现在一年都没有正经练功,还打个什么劲啊。”
  申泠从未像这次这样见着哥哥那么高兴,说道,“哥哥,你怎么白了这么多啊,而且皮肤好细腻的,你们中州山真的是太会调理人了,还有哥哥,真可惜,最遗憾的就是中州山一战的时候我不在,没有亲眼看到你用夺命一剑把西山四怪的老三剁成碎片。”
  申蒲只有苦笑,心说,“还调理呢,拉倒吧,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还有那夺命一剑,差点没要了我的小命,以后再不敢乱用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想一定有人会说我的武侠小说不合常理,这夺命一剑乃是天下最强的武功,而本书中的第一主角林青青居然不会。这真的是太糟糕了,主角居然不会最厉害的武功,如此离奇的武侠小说确实不多见。
  不过其实我也有自己的苦衷,大家要理解我,我当然想让林青青也会,可我也得自圆其说呀,我想你们都看明白了,那夺命一剑使出来简直势同自杀一般,把人折腾得不死也褪层皮。宇盾能让吗?林青青就是会也使不出来,还是留点缺憾吧,林青青已经够厉害的了,干吗还要找补?况且,就林青青的武功修为和那些地外杂学而言,已经够完美的了,哪还谈得上有什么缺憾?
  欲知它事如何,且候下回分解。

  • 收藏

  • 点赞

  • 分享

  • 打赏

游历江湖读者互动

这书写的实在是太好了,我决定 打赏作品:

可用余额: M币
充值